08

唐诗研究由略到详的创新与超越 ——读张起、张天健的《唐诗疑难详解》 2023年05月12日

“唐诗吾家事”,此言不虚。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张挽澜先生涉足唐诗研究到其子张天健一部部唐诗研究著述问世,再到其孙张起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唐诗夜航》出版,直到现在张起与其父张天健更为厚重的新著《唐诗疑难详解》与读者见面,其中贯穿着一种学术薪火相传的可贵精神。张天健不惜以八十七八岁高龄的残年余力与儿子张起一道以更加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挑战权威,沉潜于唐诗瀚海拾贝探珠,终于形成了这部更具问题难度与思想文化高度,学术性、通俗性相得益彰的重要著作。张天健已于一个多月前病逝,这部厚重的《唐诗疑难详解》出版,可告慰他老人家于九泉矣。亦如张起所云:“《唐诗疑难详解》带着问题意识,选择唐诗研究中未结的疑难,作进一步解难。”“发精辟新警之论,篇篇有新意,坚持独辟蹊径原则,不人云亦云,尽量发人之所未发;坚持学术服务人的观念,‘解疑中审美,审美中解疑’,让广大读者在轻松活泼的阅读中增加知识,满足精神需要。”张起、张天健父子多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唐诗研究,愈益沉潜涵泳,愈觉宝藏丰富,览之不尽,采之不竭,欲将唐诗瀚海中的奇珍异宝奉献于当代学术界, 其心其情,诚可感佩。据说这部厚积薄发之著,是其父与已故诗人、学者流沙河交流时,由流沙河建议的书名,并为张天健题写了条幅。

《唐诗疑难详解》分“唐诗拾疑”与“唐诗杂说”两辑,计96篇。“唐诗学术,传统治学有注释、笺证、考订、品藻、述事、论说、圈点等,《唐诗疑难详解》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广采博收,融古通今;汇考证、调查、搜奇、品鉴、佚文于一体,对唐诗中的悬疑进行探索、揭秘、破解、存疑。”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张氏父子李杜情深,令人肃然起敬,而又妙趣无穷。仅在第一辑《唐诗拾疑》中研讨杜诗疑难就有11篇,李白有3篇。试以第一辑第一篇《杜甫<槐叶冷淘>“碧鲜俱照箸”之疑》为例,文章不仅考证出槐叶冷淘分明是四川凉粉做法,进而追溯到鲜为人知的诗人离蜀是皇帝征召,入朝为官,“永泰元年(765)四月诗人去蜀,赴长安履工部员外郎,半途消渴病(糖尿病)发作,无力北归,忧心如焚,日日北望朝廷,思念新君,在此心情下以‘夔州冷淘’献至尊。”文章深入探究病途中的杜甫为何对君王如此忠心?张氏父子据此挑战历代对杜甫政治思想的评价。文章引证苏轼对杜甫评价后阐释:“杜甫对后世影响那么大,如何评价,确实很难。说他是人民诗人不准确,说他是现实主义诗人也不全面,我们给他的评价是在贵族社会走向平民化的历史巨变中的一位末世贵族诗人。自然与苏轼的判断是相合的,其情怀是贵族情怀,其思想是儒家思想,所以‘忠君’是基本立场。”文章一直追溯到杜诗为何誉为诗史。张氏父子进而挑战“愚忠”之说,称此乃庸俗之见,而大仁大义的思想本质,这才是“诗史”的核心。文章“以末世贵族情怀作为重诠杜诗的密码”。借以发现隐微书写的深沉意义,“展开关于本诗题旨及杜甫思想的钩沉,还原真实诗人,还原本来面目,是我们的责任。”张氏父子经长达数十年孜孜矻矻、焚膏继晷的研究与探索,评价诗圣杜甫有着对世俗之见的大胆挑战与新奇发现,足以令人警醒。

元稹是历史上存在严重争议的唐代诗人。书中《关于元稹“变节”之疑》直接挑战赫赫学术权威陈寅恪名著《元白诗笺证稿》。张氏父子批评陈寅恪:“从婚仕两方面臧否人物,看似置于中唐社会的分析,实则先入为主,按主观逻辑推断,对元稹甚为不公。”文章着重从元稹所处中唐平民社会的平民价值观取代了唐前期贵族价值观作观察与考评。从而称述:“从李商隐、温庭筠、元稹被舆论谤毁即可察知社会之变。”张氏父子举证杜甫家族请元稹为杜甫撰写墓志铭及墓志铭中的价值观,便可清楚了解元稹的人品。张氏父子慨叹:“然而却被诬了千年。”作者还针对元稹仕宦“工于投机取巧,男女情感失于道德,无节操之守”。尤其“此后学术界便继踵发挥”之论予以严肃反驳。认为元稹“有鲜卑血统的直爽可爱,敢作敢为的个性;作为贵族子弟又有传统贵族的道德”。并且对元稹在“永贞之乱”中所扮演的角色展开论述,以确凿证据为元稹“变节”平冤叫屈,还元稹以正直的人格品貌。此情此志,令人敬佩。

唐诗分期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文章指出用“四唐”分期世所公认,四唐分期始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其方法为“以时为体”。文章在充分肯定杨士弘、方回、严羽、高棅诸人四期说所作贡献的同时,又中肯地指出以帝王或时间界分的缺失。最终引用吴经雄“夏秋之插曲”论。张氏父子予以赞誉:“他提供这一新的分类,更替唐代诗人,给予读者其他不同角度切入思考与方向定位,这个分类新思路突破了传统,是以诗作为主,以个人生活他事为辅,概括验证四季的分类标准,可谓唐诗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由此可以管窥张起、张天健在《唐诗疑难详解》中在对众多传统疑难的解说中,充分依据丰富而又翔实的文献资料,将其置放在特定的政治思想文化潮流演变中,奋力拓展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展现出张氏父子唐诗研究视域无比广袤而又高远的新天地。

第二辑《唐诗杂说》共38篇,亦有不少精辟的创见,诸如《刘长卿与五言长城》《上官仪与上官体》《中唐元和体》等。论析刘长卿被称为“五言长城”问题善于从五律的流变中探讨其诗歌创作的成就,并具体分析研究了他的排律《五十韵》的艺术特色。论述上官仪为宫廷诗代表人物则谓其“写作上骈俪对仗,异常精巧华美,为许多诗人仿效,蔚为时尚。”评述上官仪对宫廷只赞美而不谄媚,遂遭武后处死。在诗歌创作上提出“六对”“八对”之说,矢志不渝地追求对仗工稳的形式美。并认定他(们)是通过创造形式的美去掩盖内容贫弱的诗人。

《唐诗疑难详解》体现了张氏父子远大的学术理想追求与抱负,体例创新,坚持将学术引下山,采用新颖的一问一答,将解疑过程交与受众……“深者浅出、浅者深入”,充分体现学术的细密和慎严,对于张氏父子唐诗研究具有里程碑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何世进,专业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