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里,数十台大型拖拉机、无人机、智能无人插秧机整齐有序排列,在这里大显身手……前日上午,在崇州市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里,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园区2022年大春开耕仪式正式举行。
种田更轻松
一台智能无人插秧机一天能插60亩秧苗
在高标准农田里,一台台融合物联网技术,搭载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缓缓行进,如同有一双“慧眼”,自如地按照设定的轨迹和速度自主行驶,实现自动插秧、自动转弯、自动变速。所过之处,葱绿的秧苗纵横成线,行距和苗距精准掌控。
“一台智能无人插秧机一天能插60亩秧苗,不仅减少人工成本,而且实现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最终达到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的目的。”农机公司负责人张勇刚介绍,“只要在机器上设定一个参数,无人插秧机就能进行标准化作业,误差不超过2厘米。”
“下一步,我们准备引进更多的高科技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要让种田更轻松、更高效,让‘粮袋子’更鼓更满!”前来观摩学习的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说道。
粮食生产稳
今年大春水稻计划种植面积36.2万亩
据悉,园区已形成了规模经营率92%、社会化服务覆盖率96%、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2.9%、农业信息化水平90.5%的粮油高水平发展态势。崇州现已构建起以全域高标准农田为本底、以“农业共营制”为核心、以“五良”“五优”融合发展为保障的粮食生产体系,是成都唯一以粮油主导产业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区(市)县。2022年,崇州市大春水稻计划种植面积36.2万亩,预计产量为18.84万吨。
成都市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主任俞冬梅介绍说,“下一步,崇州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以落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要求为目标,围绕三个做优做强,突出天府粮仓核心功能,紧扣改革创新和科技支撑,系统推进粮油基地、仓储、加工、物流、营销等上下游环节有效衔接,持续提升粮食产量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粟新林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