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资阳线全线44个工点全面复工;17号线二期2个封闭管理工点已复工;19号线二期位于天府新区的10个工点也已复工……记者13日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部分在建线路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全力冲刺年度生产目标。截至目前,复工复产参建人数共计3000余人。
TOD在建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全市14个TOD项目、35个施工标段在闭环中推进施工作业。全市首个TOD示范项目,陆肖TOD一期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
56个工点3000余人已复工
“管理人员均已到岗、机械设备状态稳定、疫情防控台账齐全……”9月12日,在位于天府新区的19号线二期工程正兴湾站,轨道建设项目业主代表正对照复工检查清单,逐条检查现场复工状态。“复工验收合格,可以复工。”经过最终确认,正兴湾站的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起来,开始进行各类设备的安装。
同样忙碌的场景还在轨道交通资阳线44个工点、17号线二期2个封闭管理工点上演。“集团在扎实做牢疫情防控、安全巡查的基础上,以最短时间组织满足复工条件的施工点位推进生产工作。目前,轨道交通资阳线资阳北站至宝台大道站右线盾构已完成始发,17号线二期正在进行支架、模板、钢筋及轨道施工,19号线二期正在进行车站土建、轨道铺设及机电施工。”成都轨道集团在建线路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截至目前,包括轨道交通资阳线、19号线二期、17号线二期共计56个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工点已复工,3000余人投入建设施工。
暂未复工的全面进行准备
在27号线一期范家巷至鲤鱼湾矿山法施工隧道段现场,巡查人员正在检查“掌子面”稳定情况、降水及抽排水措施运行状况;在10号线三期红牌楼站至高升桥站盾构区间,巡查人员正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停机期间土仓压力控制和地表沉降监测……在成都实施全员核酸检测期间,虽然部分线路还未复工,但建设管理工作并未暂停。
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土建2工区项目负责人表示,在停工期间,各项目现场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安排了专人值守,并结合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不间断的安全巡查,确保重要工序安全、设施装备稳定。据了解,为做好复工复产准备,成都轨道集团组织各项目管理相关人员,利用线上会议,开展了项目管理、安全管理等专题培训。
同时,为确保第一时间实现复工复产,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轨道集团提前谋划,积极组织参建单位组建轨道建设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按照“外部对接知要求、现场生产保安全、后勤保障促稳定、建立队伍可支援”的原则,编制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对作业工序、人员配置、人员管控、设备使用需求、物资供应等进行了提前组织、提前安排。
“目前,各在建线路正积极统筹复工准备,只要条件允许,即可马上投入生产。”在建线路相关负责人说。
最新进展
陆肖TOD一期建设接近尾声
作为全市首个TOD示范项目,陆肖TOD一期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为保证项目进度不受影响,管理团队下足了功夫。“我们对项目实行闭环管理,除了社区的核酸检测人员,期间任何人不得进入。”据项目工程负责人吴沁洧介绍,从9月1日开始,项目便启动了疫情防控下的生产预案,管理团队、关键岗位都被纳入闭环管理,生产材料、生活物资优先配送保障,尽可能降低疫情对工期的影响。
9月13日上午,在陆肖TOD项目现场,工人师傅正在对小区绿化进行“精加工”。“这段时间我们吃住都在项目里,也没有出去过,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也在推进中。”工人刘师傅说。
“随着部分区(市)县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成都轨道TOD正积极筹备全面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希望尽快把TOD呈现给市民。” 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