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2年11月02日

一架雪车:打破冰雪设备技术壁垒

检修冰雪设备

随着冬季旅游旺季即将来临,西岭雪山项目维修组长卢星已经提前进入了忙碌的工作状态。作为省劳模、金熊猫奖获得者,他在西岭雪山工作了21年,一直担任着景区雪地摩托、拖牵机、造雪机、推压雪等机器的维修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对所有文旅工作者来说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成都正以天府文化为引领,以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党的二十大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坚守在文旅战线,扛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使命。”

今年,文旅部公布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西岭雪山榜上有名,也成为南方地区唯一入选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景区要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区,文化是重要支点。

今年雪季即将来临,卢星的主要工作是滑雪道的推压雪和造雪,这对于游客的滑雪体验至关重要。

目前景区拥有大量的进口设备,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技术壁垒需要突破。卢星刚工作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操作经验。“造雪机、压雪车、雪地摩托等很多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卢星回忆,那时他“大脑一片空白”,公司安排他参加了外方服务机构的培训,但时间短、培训不系统,他学了个“半生不熟”。

“我性格倔,一心想把设备搞会。”卢星说,很长时间他反复摸索尝试,才熟练掌握了多项专业操作技术,甚至攻破了很多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壁垒,创出了适合景区自身特点的机械维修模式和办法。

“有时遇上设备故障,顾不得冰天雪地里扳手粘破手指也要第一时间修好。”也正是凭着这股肯吃苦、不服输的劲头,卢星成为了掌握大湿度雪况推压雪技术的专业人才,还掌握了多种冰雪设备维修技术,是非常稀缺的跨工种复合型技术人才。“我们自信,凭我们的努力钻研,就没有破不开的技术难题。”

水源和电力是保障整个景区正常运行的根本,后勤保障部大部分员工常年在景区周围的原始森林里开展作业。“景区有两个位于原始森林中的水源地,遇到大雪等极端天气,巡检频率要提高到每周2—3次。”大家早已习惯了每天穿梭森林徒步几十公里的工作。“建设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一定要能提供世界级的旅游体验。成都的美值得被世界看见,这正是我们努力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底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鲁 余力 文/图

--> 2022-11-02 刘鲁 余力 1 1 成都日报 c106232.html 1 一架雪车:打破冰雪设备技术壁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