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阳光灿烂,龙门山上也逐渐染上了层次丰富的色彩。山下的大小民宿里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登山观彩林,小镇泡温泉,享受深秋独有的好风景。
“这家‘云上咖啡’是我们宝山村的集体资产,现在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和游客们一同坐上索道,彭州龙门山镇党委书记郭坤龙正带领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敬尧和他的研究生团队,仔细调研当地的发展情况,梳理优势资源,讨论下一步的新思路、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这让我们很受鼓舞。”郭坤龙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围绕打造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核心承载地的目标,在壮大集体经济、做好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再创新,不断优化提升镇域发展功能体系,将公园城市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云上咖啡”正是回龙沟索道的入口,索道出口则是建在悬崖边的“云上餐厅”。从餐厅的超大露台向外望去,秋日的龙门山层峦叠嶂,层林尽染;山下湔江河谷曲折幽深,江水如带。
“要把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用好,这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一边走一边看,王敬尧教授和郭坤龙一边讨论着。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龙门山镇将构建起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领头雁”、“三九大”融合旅游新高地为核心功能,以森林康养宜游地、国际山地运动目的地为特色功能,以湔江河谷旅游区高品质发展“主引擎”为基本功能的三级功能体系,逐步扩大场镇规模,提高城镇化率。
从小鱼洞大桥沿着湔江往前走,远远地,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唯一的入口展示中心映入眼帘。“郭书记,听说隔壁渔江楠这个国庆节生意又火爆得很,这里啥时也能有那么好啊!”看到一行人过来调研,当地村民林世军赶忙过来探听发展“情报”。
林世军口中的渔江楠,是龙门山镇在成都市率先探索集体经济联营制的成功案例,也是王敬尧的团队多次前来深入调研的课题。2020年,原鱼洞村、江桥村、大楠村成立以区域党委领导的新型社区,打破原有行政边界,共同打造了鱼凫湿地等多个“网红”项目,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今年10月,该案例还成功入选成都市20个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共同富裕,这是深入开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郭坤龙说,“我们引进希望花舞集团前来投资,与集体经济合作打造龙门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今后这里将具备物种保护、科普游憩、科学研究、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的延展功能,建成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约1.2亿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