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城市音乐厅灯火通明,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表彰活动暨新春联欢会在这里举行。
颁奖典礼分两轮进行,表彰四川天府新区战略研究局改革创新处等80家单位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表彰刘振新等150名个人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同时,表彰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80家单位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表彰邓龙江等150名个人为2022年度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
活动以“坚毅笃行 共创未来”为主题,将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共同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都篇章。
唱响开拓奋进的时代之歌
——四个篇章营造出喜庆的新春氛围
本次联欢会表演分“春”“暖”“花”“开”四个篇章进行,分别寓意春回大地、情暖人间、花重锦官、开拓奋进。
其中,第一篇章“春”由《大地回春》《春色满园》节目构成,营造出喜庆的新春氛围。
第二篇章“暖”记录了过去一年成都走过的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歌曲《春暖花开》邀请了各行业典型和平凡善举代表人物登台合唱,通过视频背景重温他们的“坚毅笃行”和善心义举,充分体现城市精神风貌。
第三篇章“花”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玉梅,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院长、梅花奖得主刘露,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代表性传承人、牡丹奖得主任平合作演出,让成都的历史名篇《春夜喜雨》《赠花卿》和当代名曲《锦色》再次唱响。
第四篇章“开”用交响乐+合唱的方式演绎《领航》,唱响盛世中国的万千气象、伟大民族的自强自信。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抗疫先进、匠人匠心、赛事名城建设、凡人善举、公服人员、基层典范等作为市民表演代表,与专业演出团队一同登台献演。
颁奖典礼分为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两轮进行,每轮邀请10位受表彰代表登台受奖。为了体现“城市礼遇”,活动邀请了各行各业代表和市民代表作为颁奖嘉宾。其中有2021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个人、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邹亮,有社区网格员先进代表、天府新区安公社区王利娟,“大国工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工作室带头人、高级技师潘玉华,中国电科首席专家、十所副总工程师柴霖等。
坚定全力以赴的信心决心
——每名走上领奖台的奋斗者都了不起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平凡奋斗者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是城市的微光,照亮“幸福成都”的美好模样。
“受到表彰,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作为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苗小松说,未来将继续服务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关心服务城市发展中的每一件大事,做好税收改革创新的践行者、实干者。
肩披绶带,胸戴红花,每一名走上领奖台的奋斗者都了不起。这座城市的浩浩征程中,镌刻着他们光辉的一页——
过去一年,市商务局国内合作处处长王逸飞投身于生活物资保供工作中,与全市15万余名保供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保障成都2100万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今年春节期间,商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开展了迎新春系列活动。”作为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王逸飞称,这份表彰是所有奋战在生活物资保供战线人员的荣誉,也让他更加明白身上的责任。
市贸促会国际合作部一级主任科员张敬滔说:“作为‘会展人’获评先进个人,我非常感慨,这不仅是一份信任和荣誉,更是一份激励,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动力。”
过去一年,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都积累了不少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成都益民集团经营管理部部长袁江表示,将紧扣服务城市保供核心功能定位,打造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保供国企。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途上,成都正阔步前行。
“作为天府新区科技工作战线的一员接受表彰,我深感万分荣幸,倍感使命光荣,更感责任重大。”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建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将带领团队进位争先,抢抓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持续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创新策源转化功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过去一年,我们利用140家金融机构集合优势,让更多的优质科技企业直通资本市场。”一直致力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的成都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谭啸对这次获得先进个人感到非常荣幸,他表示在新的一年,将进一步通过蓉易贷、科创贷为成都的科技企业提供系统性的、场景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在不久前公布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度评价中,我们的三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全部获得优秀。”作为此次表彰的先进集体,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琦介说:“接下来,我们将在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中,持续贡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电力量。”
“我们团队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术研究体系,包括脑与器官、脑与机器。目前,我们研究院获得‘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无创脑机接口领域公开竞争类最高经费项目支持。”展望2023,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任俊如充满信心,“研究院将持续承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孟浩 黄雪松
回望2022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破万
回首2022年,创新活力始终在成都奔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
2022年11月,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揭牌,这标志着包括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内的天府实验室体系整体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去年全市新增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成都智算中心正式投运,电磁驱动聚变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2个川版“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
2022年,成都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0家,较2021年增长近30%;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645家;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总数达9家,排名全球第25位。截至目前,科创板“成都军团”已达17家。成都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6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12家,培育市级创新创业载体17家。
2022年,成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释放更大创新潜能。建成一批成果转化应用平台,聚集500余个创业团队,孵化培育超200家科技型企业。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围绕新能源、区块链、网络通信等产业领域,实施24项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
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350亿元。深化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