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5月25日

城市空间体育化,这么燃

成都西村大院全长1.5公里的空中跑道是该区域的地标,也是“夜跑族”的聚集地

凤凰山街道梧桐健身广场

如果有什么事,能让你忘却生活的不如意,酣畅淋漓的运动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公园城市,运动空间举步可就,去寻“微更新”、见“新变化”,正成为成都幸福生活的一种表现。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提出“城市空间体育化”或者“绿色用地的运动空间化”的命题,即体育场地设施并非独立建设,而是基于城市自身的空间用地或绿色用地,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空间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以满足普通民众各种非正式的户外体育运动需求。

体育场地不应只是地标,更多的是生活,是生活世界中的仪式之地。

大桥下、天台上

运动空间大隐隐于市

“以前这里是一片废弃的场所,因为社区居民对健身空间有着强烈的需求,于是街道搭建了‘院落——社区——街道’三级社区提案平台,社区规划师、党员骨干、居民代表、自组织、专业公司等共同组成项目议事小组,最终确定以凤凰山立交桥下闲置空间为打造场地。”凤凰山街道梧桐健身广场的工作人员说。梧桐健身广场是凤凰山街道自筹资金,利用凤凰山高架桥下的“金角银边”,为辖区居民打造的“家门口的运动空间”,占地面积2312.6平方米,现已建成一片近标准的篮球场地及多片排羽、乒乓球场地。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在这里,卫生间、饮水补给点、智能储物柜、免费医药箱一应俱全。对于金牛区凤凰山街道的居民来说,梧桐健身广场已经是个热门打卡点,每到周末、节假日,这里便上演着各种“精彩赛事”。

健身广场不仅满足居民的健身需要,还定期举办社区体育赛事、健身指导活动、体育沙龙、健康公益筛查等公共活动。如今引入了专业机构进行长效维护和自我“造血”,划分免费时段、低收费时段、社会化时段,让居民能够有专业的运动空间,同时也让健身广场得以可持续运行。2022年,像这样的社区运动角在成都新建了不少,包括成华区双桥子立交桥下的T立方·社区篮球公园、利用区政府办公区闲置绿化带打造的郫都区市民体育公园等。

而不久前刚刚亮相的T立方金沙天空森林体育公园则另辟蹊径,将运动场景建在了“空中”。成都公交集团利用金沙公交枢纽站停车楼楼顶空间,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公交天空森林体育公园项目,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包括2个标准篮球场、2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街舞场馆、1座综合运动馆、400米全民健身步道以及200米专业级跑道等……抬头是高楼和天空,平视是活力无限的足球运动场,这一幕实际是在楼顶!“运动上天台,很新潮,风吹过来很舒服。拍拍照、喝喝咖啡也挺惬意。”常常来这里跑步的刘乐川说。

由于“身处”公交枢纽站,这个“天台上”的体育公园还是成都交通最便利的体育公园。除了数条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可直达,还有地铁4号线、7号线接驳,市民打完球再也不用担心赶不上回家吃饭了,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体育公园,来了一场“梦幻联动”。

绿道新空间

将运动融化在生活里

今年年初,《成都市户外休闲运动总体规划》发布,这是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户外休闲运动专项规划。结合了成都自然资源禀赋的体育新空间,也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上新。

在桂溪生态公园里,有一家国际板式网球中心。郑女士是这家球馆的会员,经常约着三五好友打球,“因为离家近,有绿道连通,也不怕晚。”郑女士以前在上海居住,“以前小区楼下就是公园,健身非常方便,现在来成都定居,才发现这里的运动空间完全不输上海。”

板式网球是结合了网球与乒乓球的一种新兴体育运动,今年3月,鲁家滩潮玩运动公园投入运营,这里建有目前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板式网球中心。运动公园还与欧洲一线网球品牌,共同打造板式网球沉浸式装备体验店。而除了体验新兴时尚运动,还能在公园的极限运动泵道上打卡陆地冲浪,晚上甚至可以在星空下的金马河畔露营,感受公园城市的浪漫与惬意。去年底,温江区成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而鲁家滩沿线则是最具“运动流量”的一条健身路线,该公园项目正式开放后将陆续开展研学季、露营生活节、鲁家滩亲子定向赛、户外运动夏令营、全民健身消费节等。

同样收获惊喜的还有曾经的皮划艇世界冠军赵晓俐,她如今在锦城公园里经营着一家皮划艇俱乐部。“以前理解的绿道就是跑步圣地,见到锦城湖的那天,我非常兴奋。”她用“情怀”相中了锦城湖,“这么好的湖面没有水上运动就太可惜了。”作为天府绿道上的一颗明珠,市民休闲和跑步爱好者心中的“夜跑圣地”,赛艇、皮划艇和桨板等水上运动也接踵而至,让锦城湖呈现出运动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的景致。

谁能想到全川最大的沙滩排球场,也藏在成都的一座公园里?家住锦江绿道江滩公园附近的张伟常常来这里打卡,“6200平方米的沙滩,一眼望过去,那便是我心中的海。”在沙滩排球场上挥洒汗水后,还能扎进3000平方米的无边游泳池恣意遨游……

伴随着公园城市的生长,各种为人们所喜爱的运动空间应运而生,新潮的运动方式与多种业态跨界,构成了城市公园型体育消费场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带建设,历来都是被世人认可和称道之处。换言之,体育与生活、与城市、与社区本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一些社会学者认为,以公园、绿地为代表的绿色开放空间不只是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环境治理,更是反思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方法,“人们利用各种城市空间进行运动,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城市空间的运动功能,即整座城市都可能成为体育的空间和载体。”

体育+

让综合体文创园更接地气

在成都大运会的带动和“生活体育”理念的激荡之下,成都将产生更多的创新型运动商业新空间、体验式文体产业新空间、一站式家庭消费新空间、服务式配套产业新空间,而体育作为城市肌理的细胞单元,将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商业中心型体育消费示范场景可谓最受上班族青睐。它们藏在CBD聚集的时尚商圈里,让各位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在上班、逛街的间隙就可以钻进商场,一边开起买买买模式,一边挥洒汗水。

“体育+”不是噱头,而是服务,服务于人的生活场景,服务于商业场景,服务于城市更新。散发着工业风气息的西村大院,融集体记忆、地域特色于一体,形成“本质赋形”的社区美学空间,为城市的多样化生活提供一种更具当代性的社会容器。傍晚时分,人们自由地从大院的开放空间进入,跑步、踢球、散步、聊天、看电影……在这个体育服务综合体,每天出现的人和事就仿佛一部纪录片,把最真实的都市生活常态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斑驳水泥、铁锈印记,一头是百年历史,一头是城市未来。曾经的二仙桥,高压走廊、铁路专用线将这里“切割”得七零八落,“工厂生活区”穿插形成无数断头路……如今,老旧片区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实现了蝶变重生。因厂制宜形成多种形式的都市运动中心正在涌现,它们与鲜活的文创力量一起,装点着城市的肌理。位于二仙桥片区的萌想星球107文创园便是一个这样的存在,吾同体育的总部也在此安家,附近居民家的小孩,经常来这里打球,孩子训练上课之余,家长们可以在仓库里闲逛,喝喝咖啡,逛逛家居店,舒舒服服度过一个下午。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改变城市的运动空间,都应该植根于市民内心的精神文化。这种渐进式、可持续的空间更新,吸引着年轻人的集聚,更容易形成具有活力的社区文化氛围。

半个世纪以前,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怀和陶冶人。”正在兴起的体育新空间,正让成都的“慢生活”和市民“乐活”的生活状态,得到更淋漓尽致的体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 2023-05-25 黄一可 1 1 成都日报 c115343.html 1 城市空间体育化,这么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