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让人民满意,是对公务员的最高褒奖。要真正让群众感觉到“满意”,却并不容易。
近期,第七届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举行,成都共有18名个人、6个集体受到表彰奖励。
他们当中,有的是在劳动纠纷化解“第一线”坚守30多年的“老兵”;有的是用1400多个日日夜夜守护成都大运会主场馆的“铁娘子”;还有的是在基层一线,通过社区发展治理、创新便民服务等举措,争做老百姓的贴心人……近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走近他们,从他们的日常点滴、工作细节、心路历程中,一起去探寻让人民“满意”的来源,并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刚讲完当事人提出的诉求,企业方有什么需要回应的?”“你放心,如果企业不管,你就来找我,我一直在。”……近日,温江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石丛华正在进行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调解,短短半小时,通过耐心释理说法,反复陈述利害,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这只是石丛华日常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劳动关系调解员,他30多年坚守在劳动纠纷化解“第一线”。
恪尽职守30多年
深入矛盾化解“第一线”
自1990年投身人社事业起,30多年的工作中,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他从不推诿、不畏难,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2008年,他曾因肺部严重疾病退下来过,但闲不住的他还是不能静心养病,不能到一线,那就做后勤保障,问及原因时,他只是说那个岗位自己工作熟、经验多,可以帮忙。身体才刚恢复,他就坚持回到劳动纠纷调处一线。“回到原来的岗位,没有其他什么感觉,就是习惯。”在他心里,这种习惯就是在群众利益受到侵害时,做好劳资双方的“连心桥”,就是让群众的诉求能够最快地得到妥善解决后心里的高兴劲儿……
截至目前,他已调解各类劳动纠纷案件1800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4.55%;收到群众感谢信、锦旗158份,多次被评为四川省人社系统先进个人。
用温情调解大小事
做好服务群众“有心人”
从安抚双方情绪到梳理案件脉络,从法理评析再到促成双方握手言和……一直以来,不管案件复杂程度、金额大小,他都“来访必接,有问必答”,常常能在办公室、走廊、楼梯间,看到他耐心为民服务的身影。
2022年,在一起工地劳资纠纷案件中,一名28岁的小伙被工地老板拖欠了近半年的工资,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小伙反复上门讨薪无果,几近崩溃。石丛华在接到调解任务的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小伙情绪低落,一方面积极为小伙争取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做好对小伙的情绪疏导,最终帮小伙在当天拿到了被拖欠的两万元工资。事后得知,小伙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曾萌发过轻生的念头,在石丛华的耐心劝导下,逐渐排解了负面情绪。问题解决之后,他还细心地和小伙再次谈心,引导他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
“劳动争议调解不仅仅是刚性的,在坚守原则的同时,需要的是更多温情。我一直把企业当朋友、把老百姓当亲人。”石丛华说。在他看来,群众工作无小事。在工作中,经他处置的案件金额无论多与少、事情繁与简、困难大与小,他都坚持做到件件有落实、桩桩有结果,让劳资双方感到温馨和温暖,有力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打造调解工作室
培养基层调解员182名
随着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石丛华被誉为调解界的“老专家”“老中医”。2014年11月,由他负责的“群众接待调解室”正式更名为“石老师工作室”,专门从事劳动争议的咨询和调解工作,架起了一座劳资双方的“连心桥”。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石丛华总结提炼了“五心六法十技巧”工作法,化解了大量的劳动纠纷。
在一次调解结束后,用人单位相关人员说:“这次纠纷触及了我们管理上的盲点,没想到小疏忽引发大问题。”这段话被他长时间记在了心里。面对新就业形势带来的劳动纠纷新问题,他紧跟时代脚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走进“石老师工作室”跟班轮训,通过企业专员“跟班学”、典型案例“拓展讲”、复训答疑“一对一”等多种方式,让企业以第一视角“沉浸式”参与劳动纠纷调解,通过现场观摩和亲身实践,激发企业主动查漏补缺动力。截至目前,已收集200余家企业500余人报名的意愿,培训学员360余人次,形成了政企互动长效机制。
不仅如此,他还以“石老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调解员182名。作为“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导师”,他除承担区本级调解工作之外,还会不定期到镇(街道)调研和指导,宣传相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与基层调解工作人员交流调解处理劳动纠纷的经验,不断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确保把矛盾纠纷处早、处小,化解在萌芽状态。
从调解员到金牌调解员,再到群众口中的“石老师”,变的是称号,不变的是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对“为人民服务”初心的践行和对职业的坚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摄影 魏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