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堂县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成都市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揭牌仪式

金堂县中小学生走进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研学
9月9日,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金堂县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成都市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揭牌仪式在地处淮州新城核心区的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明德讲堂举行。这场简短而不失庄重的仪式意味着百年名校“树德系”在“成东中心”金堂正式落成。
在金堂的教育版图上,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是一个耀眼的存在。9月初,该校首批招收的700名学子正式入学就读。自此,百强县金堂普通高中“群雄并起”、初级中学“多强并进”的格局跃然成势。
名校加持
树德与产业新城的双向奔赴
作为一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史的名校,树德的到来,对金堂的城市发展和新城的能级跃升而言,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回溯树德中学与金堂的牵手过程不难发现,学校落子成都平原以东50公里的淮州新城产业功能区,得益于县域经济的腾飞,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城片区在公服配给上的精细化运营和战略性考量。
时间回到2022年,成都市出台《关于支持淮州新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在蓉优质中小学到淮州新城发展。在此背景下,金堂县立即采取行动,于当年10月签约树德中学,双方合作创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办“两自一包”寄宿制完全中学——成都市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按规划,该校计划招收90个班,组建由树德中学骨干教师、全国引进的优秀成熟教师、重点大学研究生青年教师构成的专业教师团队,于2024年按全市招生政策实施了首次招生。
“把娃娃交给树德,很放心。”文海是树德中学淮州学校初一(8)班的新生家长,也是淮州新城一家环保绿色材料企业的负责人。9月1日,他一大早陪女儿到校报名。进入崭新的校园,一流的学习环境让女儿倍感兴奋,而最令他满意的是树德的师资力量和育人水平。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在金堂办企业十多年的“老淮州新城人”,树德的到来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为此,他和几个同事早早做好了准备,将子女送到淮州新城就读这所名校。
“树德务滋,尚美爱国,强体竞新”,是树德中学淮州学校奉行的育人箴言。谈及这一育人观,该校相关负责人解读称,“树德务滋”承袭树德中学德育工作主张,传递“教育的温暖务必力求普遍,教育的方法务必讲究润物无声、滋养心田”之宗旨;“尚美爱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树德文化、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城市的文化地标,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深刻领悟并把握教育的政治性、战略性、民生性,创新探索自主而开放的育人范式,培养新质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体竞新”,寓意“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以“少年强则国强”为指引,大力弘扬建设体育强国战略部署,将健康中国有机融入到青少年强健体魄的实际中来。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和育人质量,推动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为片区居民带来了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
打破围墙
家门口办好学校 回应教育均衡化民生期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与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抱着“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初心,金堂县多措并举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近年来陆续新建、扩建、改建了多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当地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
随着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百姓对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期待也愈发强烈。如何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金堂县推出了系列“硬核”举措。
首先是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近五年共新建学校10所、改扩建学校9所,全县新增各类学位1.1万个。
其次,通过与锦江、武侯等中心城区牵手,进一步壮大“名校”规模,搭建了多个教育区域联盟,先后开办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引进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成都市玉林小学等知名教育品牌,由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育集团领办金堂县淮口实验小学、成都市玉林小学教育集团领办金堂县淮口瑞光小学,让金堂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金堂县各类新优质学校、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占学校总数70%以上。
不仅如此,金堂还打出了“名校+”组合拳,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行动,坚持“名校+分校”“名园+分园”模式,打破学段壁垒,缩小城乡差距,下好育人“一盘棋”,办好城乡共享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2022年底,金堂确定“试点先行,分布实施”的集团化办学思路并开始试点。截至目前,已组建了九义集团——淮口五星学校教育集团,初中集团——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教育集团,小学集团——成师附小金堂分校教育集团,纵向衔接教育集团——金堂县竹篙中学校教育集团4个优质教育集团。
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教育集团为例。创建于2012年的七中育才金堂分校由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领办,10余年来已成为金堂县初中办学的标杆。一枝独放不是春,随着七中育才金堂分校教育集团的成立,一个带动力极强的教学联盟正在蔚然成型。眼下,包括金堂县金龙镇初级中学、金堂县广兴初级中学、金堂县淮口初级中学在内的20名老师陆续前往七中育才金堂分校进行长期跟岗研修,通过人员互跟、业务互进,跟岗老师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开展课堂教学,业务水平得到长足提升。
“集团化办学就是要把各自学校的围墙打破,资源共享、特色衔接,从而实现区域教育共通、共识、共治、共享、共赢,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纵横融通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金堂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先行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边连着百姓关切,关乎民生;一边连着人才所向,关乎发展。眼下,教育供给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区域竞争的重要砝码。
正如文海所说,树德中学在淮州新城落地,让这个拥有上百名员工的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信心。在他看来,企业需要人才,人才“用手投票”,子女就近就读名校对企业来说是吸附人才的一大利好。
事实上,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的将是各种资源要素的聚集,意味着区域整体能级有望实质性跃升。城市嬗变之时,让优质教育先行,以高品质民生配套服务核心产业重点片区,方能集中优势力量拉升人才、产业吸引力。
对于地处成都东部和成渝相向发展大通道上的金堂来说,眼下正在加快推动淮州新城全市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区建设。作为金堂县域发展的主战场,淮州新城已集聚了通威太阳能、通合新能源、巴莫科技、宁德时代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行业龙头企业600余户,以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在此加速成型。随着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加速聚集,到2035年城市规划面积68.35平方公里,预计人口将达到40万人。
新城发展驶入“快车道”,对城市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有优教”更显战略意义。近年来,金堂大力引进名校资源,多年来聚力打造的“集团化名校群”已然成型,优质教育资源汇聚的澎湃动能,被精准用在了“刀刃”上。数据显示,通过对教育结构进行腾挪提升,金堂县先后投入资金20余亿元,新建树德中学淮州学校、五星学校、瑞光小学等10所学校,改扩建淮口中学、实验中学、金沙小学等9所学校,迁建金堂县特教学校。全面实施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艺术体育科技教学设备配备等项目,完成学校光环境提升等工程,兴建金堂中学、金堂职中2个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淮口五星学校等校建立6个创客教室,显著提升办学条件。一系列举措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人口密集的县域中心和产业新城靠拢,资源聚集作用进一步服务于产业新城建设,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结语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金堂教育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统筹推进综合改革,聚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成东中心、公园水城”建设书写崭新的教育答卷。
文/卢佳丽 图据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