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学森科技馆正式开馆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为郫都一中钱学森广场揭幕

郫都一中“钱学森班”正式授牌

郫都一中校园风貌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走进郫都校园

郫都区教育局局长韩海东被西南交大聘为思政课特聘教授

郫都区创新学校军训模式

红色交响乐走进郫都校园

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
日前,钱学森科技馆开馆暨郫都一中“钱学森班”授牌仪式在郫都一中举行,成都市2024年高质量课堂赋能高质量教育研讨会及郫都区教学竞进拉练展示活动也同步启动。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代表,北京、天津、西安、威海、内蒙古、重庆等地17所学校代表及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相关负责人等嘉宾齐聚郫都,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作为“钱学森班首席专家”,钱永刚教授再度走进郫都校园,为钱学森科技馆揭幕,并为郫都一中“钱学森班”授牌。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向郫都一中授予了“优秀生源基地”称号。据介绍,钱学森科技馆将作为郫都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及大思政教育实训基地,成为郫都学子科学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夯实基础,蓄势待发,成为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卓越创新精神和扎实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以“科学家精神”擘画郫都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钱学森科技馆开馆等系列主题活动的落地是郫都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紧紧围绕“五大提升”核心工作,深入推进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互动融合的有力诠释。近年来,郫都区教育局在郫都区委、区政府的有力领导下,以弘扬和践行钱学森精神为新的起点,以实际行动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与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融合得更加生动、具体,通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为“优教郫都”注入新的发展内涵和强劲动能,全面推动郫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
打造大思政教育的“郫都样板”
从钱学森广场到钱学森科技馆,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思政课到钱学森班的落地。近年来,“钱学森精神”这把科学家精神之火在郫都校园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
郫都区委、区政府建设的钱学森科技馆成为连接“集大成者”与“得智慧者”的桥梁,是科学家精神落地郫都校园的有力载体,也是该区实施大中小学贯通式思政课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馆内,以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为脉络,将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的辉煌历程以及钱氏家族的家风家训融入其中,通过珍贵的图文史料、生动的成果展示和丰富的互动体验,全面展现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激励青年学子关注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崇尚科学,不懈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钱学森科技馆也成为继钱学森广场之后,郫都区打造的又一校园文化地标,将面对全区大中小学开放。在全面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的当下,郫都区不断拓深“大思政”教育的内涵,拓展科学家精神的外延,创新性地将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钱学森文化地标为载体,丰富“钱学森精神”系列活动的时代内涵,构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创新人才课程体系,让科学家精神在校园里“活”起来。
郫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钱学森科技馆的建成开馆及“钱学森班”的设立,不仅是对钱学森个人精神的传承,更是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这一举措是郫都教育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的系统阐述作出的积极响应。
今年以来,郫都区以“思政大课堂”为主阵地,通过打造钱学森科技馆文化地标、设立全省第三个“钱学森班”为契机,将“钱学森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创新、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大动力,推动科学家精神和钱学森精神在郫都校园落地生根。郫都区通过扎实推进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家国情怀的厚植等有力举措,全面强化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立争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思政课程与科学家精神的有机融入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郫都模式”
2005年,北京海淀实验中学率先设立了全国首个“钱学森班”,至今全国范围内已扩展至113个,包括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钱学森班”不仅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更是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深植于学生心中,为我国培育全方位的科技后备人才。
对于处在教育改革前沿的郫都教育来说,设立“钱学森班”不仅是推动课程体系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也是创新人才培养“郫都模式”的坚实探索。对此,郫都区将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在构建“一核五立十育”立行课程体系的同时,有效融入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的人文底色。
据郫都一中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在课程打造上,以弘扬“钱学森”精神为引领,以“家国天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为主线,构建了具有航天特色的科技课程体系及“两弹一星”精神的人文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深入挖掘并梳理各门课程中的科学家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元素,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重,实现教材知识与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有机结合。学校还将探索开设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以助力具有天赋特长的学生在各自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
“钱学森班”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具有特殊天赋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路径。通过创新开设拔尖创新人才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后备人才。在教学模式上,该班级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如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方法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主研究相结合、大班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借助全国高校名校资源禀赋以及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力量,郫都区结合区域实际,充分发挥驻地高校的资源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力量,通过探索高校、地方的“双向走进”机制,打开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据悉,郫都区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为依托,深入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十个一”行动扎实开展科创教育、航空航天教育,“科创高地杯”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学子赴中国两弹城研学等各类活动在郫都校园里蓬勃开展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西南交大院士翟婉明;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等高校教授和科研专家纷纷来校授课、指导实践,以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就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郫都教育将继续以“钱学森班”为引领,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未来将在加大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孵化器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投入、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创新,为郫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也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厚植郫都学子的家国情怀
不久前,西南交大邀请郫都区教育局韩海东局长担任学校思政课特聘教授,并为西南交大学子讲授了一堂富有启发性的思政课。作为西南交大聘任的首位思政课特聘教授,他以《擦亮底色认清方向提升素质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围绕大学生素养提升、能力发展等方面与学生展开分享交流。
据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田永秀介绍,邀请当地教育党政干部参加大学课堂,是学校“思政大课堂”的一项创新实践,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
这也是郫都区教育局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思政大课堂”为主阵地,以“双向走进”机制推动校地合作办学步入“深水区”,以思政教育大格局的构建不断增强其思政引领力。
一方面,郫都区联合驻区高校、区级部门,搭好思政“大课堂”,深入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十个一”行动,开展“红色经典进校园义演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国防大学韩旭东大校,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学勇及航天员、边防英雄模范、奥运冠军、四川爱乐乐团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走进郫都校园,通过当前形势与政策的宣讲、先进事迹分享等多元形式,为全区30万余名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全力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郫都样板”。
郫都区不断创新大中小学贯通式思政课教育模式,将具有新时代烙印的中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将生动鲜活的时代精神与思政课程融为一体。今年,郫都区创新军训模式,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上一堂革命英烈思政课”“看一部革命英雄电影”“讲一个革命英烈故事”“站一小时革命军人军姿”“体验一次革命军人的艰苦训练”的“五个一”活动,将军训转化为高质量的“大思政课”,让革命英烈的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点亮梦想的精神信仰,让爱国主义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让他们的家国情怀更加炽烈。
“我们立足做好家国情怀的培养。”郫都区以“思政大课堂”为载体,深化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高校的“双向走进”构建起高质量思政教育体系,与家校社协同打造出优质的区域思政教育生态,让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助力郫都区思政教育模式的深入发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从高校、地方“双向走进”推动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从坚持“实践导向”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从“党团队共建”打造具有“郫都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思政教育“郫都样板”……近年来,郫都教育大力借助全国高校名校资源禀赋以及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力量,通过深入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十个一”行动、“五个一”军事教育等特色思政教育活动,推动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凝聚起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合力,全力构建具有郫都特色的思政教育大格局。谢函颖/文 郫都教育局供图
站在新的起点,郫都区以“钱学森班”为契机,深化思政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郫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以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思政+科学家精神”教育“郫都经验”的创新实践,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多的“郫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