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13时22分许,知名作家琼瑶去世,享年86岁。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编剧及影视制作人。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与成都有着剪不断的缘分,她曾在多部作品提起出生之地成都以及半个世纪没有忘怀的乡音。
“为爱而生,为爱而写”
琼瑶的文学之路始于她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她依据个人经历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也让她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琼瑶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情节曲折见长,其代表作如《烟雨濛濛》《庭院深深》《一帘幽梦》《梅花烙》《还珠格格》等,不仅深受读者喜爱,更是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风靡全球。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琼瑶一生创作了70余部文学作品,其中许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触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与观众的心弦。
除了文学创作,琼瑶还积极参与影视制作,与丈夫平鑫涛共同创办杂志社及影视公司,推动了多部作品的影视化进程。
在成都度过幼年时光
成都是琼瑶的出生地,更是她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琼瑶曾经有一本记录自己在与亲人分隔了39年后,回乡探亲的书《剪不断的乡愁》,专门提到了自己与成都的缘分。1938年,琼瑶和双胞胎弟弟在四圣祠街的仁济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出生,暑袜街是她日常玩耍的地方。
她在自传《我的故事》中提到:“从我出生,到我4岁,我一直住在成都。这段童稚的年龄,我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了。”家门口的油菜花田,成为她记忆中最鲜明的色彩,“唯独记得在我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大片的油菜田,每当油菜花开的季节,那金黄色的油菜花,似乎漫无止境地由地的这一边,一直开到天的那一头。”
成都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琼瑶对成都的记忆,不仅在漫长的岁月中化成一股“乡愁”,镌刻在心头,更成为她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琼瑶回到故乡。不凑巧的是,当时正是5月,童年记忆中的那片油菜花海已经凋谢。于是在《剪不断的乡愁》一书中,她感慨写道:“这次重来旧地,油菜花都不见了。”
除了那片金黄的油菜花海,琼瑶的记忆中还深刻保留着四川茶馆和滑竿的印象。在她的另一部作品《几度夕阳红》中,她就曾细腻地描绘过四川茶馆的独特风情。
实际上,琼瑶记忆中的家就位于成都总府路81号的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2015年5月26日,这座建筑被列入成都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