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人物是中小学写作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本期“苗地”教同学们几个小妙招,让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
细致观察是基石。生活是人物素材的宝库,无论是朝夕相处的家人,还是课间嬉戏打闹的同学,都藏着闪光点。观察时调动五官:看爷爷炒菜,那专注的眼神、娴熟的颠勺动作映入眼帘;听妈妈唠叨,温柔又带着急切的嗓音在耳边回响。全方位感知,人物形象就有了初步轮廓。
抓住典型事例塑造灵魂。选事不在多,贵在精。比如写与朋友一场误会后的和解过程:从面红耳赤的争吵、互不理睬的冷战,到一方主动递来纸条、真诚对视,凸显友谊珍贵。事例承载性格,人物才立得住。
用语言描写为人物“配音”。别通篇平淡叙述,让人物开口说话。性格急躁的人言语简短有力:“快走,要迟到啦!”胆小的孩子遇事会带着哭腔:“我……我不敢。”幽默的同学出口成“梗”,调侃间欢乐四溢。符合身份、性格的语言瞬间拉近读者与人物距离。外貌描写能添彩。无需从头到脚面面俱到,抓住独特之处:同桌的俏皮雀斑、奶奶布满老茧却温暖的手,简笔勾勒,特色尽显,辅助展现人物的生活经历与气质。
同学们,写作是一场与心灵对话、为生活留影的旅程。多观察、精选材、活用语、巧用貌,不断练习,笔下人物必然栩栩如生。
“苗地”征集文章与书法作品的渠道一直开通,欢迎同学们投稿,主题不限、文体不限,投稿邮箱为cdrb_miaodi@163.com。温馨提示:投稿信息备注完整才能被选中哟!具体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及学校班级、指导老师姓名、作者联系方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