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一季度中国演唱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全国总演出场次达536场,大型演唱会较去年同期增长7.3%。一季度,成都以31场演出场次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增长态势。记者获悉,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成都还将有多场类型多样的演出陆续上演,持续助力演艺市场蓬勃发展。
《报告》指出,一季度总演出场次达536场,大型演唱会较去年同期增长7.3%;一季度全国演唱会观众达345.1万人次,大型演唱会观演需求仍居高不下,供需两旺的局面进一步稳固。
《报告》还提到,2025年一季度,全国演唱会票房收入25亿元。在国内经济稳健发展和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推动下,演出经济影响力持续增强。跨城观演热度居高不下,成为观众重要的消费方式。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2025年一季度5000座及以上演唱会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2%。随着演唱会经济持续火爆,其带动的配套服务产业链更加完善,与旅游景点、线上演艺、夜间休闲娱乐、数字文创产品及各类商业空间等深度融合,催生出更为多元的业态模式。
2025年一季度,成都的演艺市场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增长态势,推出了多场高水平演出,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时尚,实现演出经济与旅游消费的同频共振。
3月28日至4月2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成都上演,五场演出门票开票即售罄。演出同步推出“跟着苏堤春晓游四川”主题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观众凭借观剧票根享受成都、眉山、雅安3市多个热门景区、博物馆门票五折等优惠;清明假期,在蓉上演的热浪飞行银河左岸音乐节,累计吸引观众超6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87%,带动文旅综合消费高达1.2亿元。音乐节期间,推出“音乐+旅行”大礼包,如凭音乐节门票可享19个景区消费折扣、45家酒店住宿优惠及8大博物馆免费参观等。
2024年,音乐产业被纳入全市28个重点产业,成都通过“政策扶持+市场主导+文旅融合”的模式,持续推出了高规格的演唱会、古典音乐、戏剧演出,还通过奖励机制吸引国际项目落地。面向2025年,成都提出以城市国际表达激活文化IP,将借力世运会等国际赛事提升演艺产业发展能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