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给保洁员一间休息室,只是个开始 2025年04月18日

□刘金陈

近段时间,“保洁休息室”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引发热议。有不少网友注意到,保洁员在厕所、楼梯间、工具间等处吃饭和休息的处境,并广泛呼吁给保洁员设立休息室。据媒体报道,在多方推动下,目前已有部分单位、高校开始为保洁员提供就餐、休息空间。

干净整洁的环境,离不开保洁员的辛苦付出。但保洁员这一群体,却容易成为人们身边的“隐形人”。人们接受他们提供的服务的同时,却或多或少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也未曾对他们的工作环境予以关注。给保洁员设立休息室的呼吁,从社交平台延伸到现实生活,改变保洁员的就餐、休息环境,让他们更多地被看见,是一个积极且乐观的信号。

但有媒体调查发现,即便一些场所已经给保洁员配备了休息室,却也因为距离太远、耽误干活等各种原因,无法真正用起来。这意味着,休息室并非是“有就行了”,它需要更多的制度性保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过重的劳动负担,过于苛刻的考核压力,是不是侵犯了休息的权利?休息室的建立,到底是形式上的应付,还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也是公共服务和监管部门不得不考量的重要因素。

更进一步说,当人们呼吁给保洁员一个休息室时,也应该意识到,还有不少工种同样面临着保洁员的困境。环卫工、货车司机、建筑工人,同样需要一个更有尊严和获得感的工作环境。如何才能突破惯性思维,为所有的劳动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劳动卫生防护条件,是一个绝不能跳过的问题。

解决这些难题,绝非朝夕之事。设立一间休息室,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它是改变的第一步,但绝不应该是最后一步。社会文明的刻度之一,就是让劳动者有尊严,休息室看似事小,却事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因此标定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包括你我在内,整个社会要做的还有很多,一间休息室,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