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5年04月25日

4月23日至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10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科型”遗址

展现较为完整的远古社会

自2021年9月因“水”而现以来,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不断给世人带来惊喜,被国内外权威专家论证为“特殊、罕见、价值重大,具有世界性意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即濛溪河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2023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024年开展第一次主动性发掘,并同步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极为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以及大量古环境与年代学等科学信息。

遗址共发掘300平方米,已累计出土编号石器、化石标本1.51万件,大中型木质遗物0.21万件,收集各类土样1.79万件,挑选植物种子及果实等6.22万件,石制品与化石碎屑20.2万件。同步调查确认了包含86个遗址点的濛溪河文化类型的遗址群,广泛分布在沱江和涪江流域的浅丘地貌区,其文化面貌是以硅化木为主要石器原料,制作以刮削器为主的小型石器组合;并同步发现硅化木原料点120余处。

考古队坚持问题导向和保护同步,联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中测年显示遗址处在距今8万至6万年,是现代人演化的关键阶段。值得一提的是,遗址饱水的埋藏环境极为罕见地保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是国际罕见的同时包含丰富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的遗址,并确认了系列国内国际最早阶段的行为现代性证据。

全新证据

对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认知取得重大突破

东亚现代人的由来是学术界与公众聚焦的热点问题,以四川省资阳市濛溪河遗址为代表的濛溪河遗址群,为揭开这个谜题提供了系统性全新证据。

距今约10万—5万年的濛溪河遗址群硅质岩小石器工业的发现,系统填补了中国南方到东南亚本阶段文化的空白,为东亚早中期石器文化转型研究提供了关键实证。同时,遗址确认了中国南方早期现代人行为特征,前所未有的丰富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植物遗存也填补了本阶段植物发现与利用的空白。

此外,华南本地传统的新型小石器文化及遗址群的发现、一系列现代人行为的确认、对动植物的广谱利用和晚更新世早期栖居形态与景观的复原,清晰展现出百万年人类史关键节点上的历史场景,填补了现代人演化研究的关键时间、空间及人类行为、文化空白,有力地证明了过去认为相对“滞后”的东亚古人类并不沉寂,相反,其石器技术不仅继承了本地传统,还相当活跃地发展出各类复杂的现代性行为,是对一系列国际重大学术问题特别是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和源远流长的早期文化发展认识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