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中午12点吃的,医院是晚上6点进的,孩子是晚上11点出生的,紧接着又做了个高难度的大手术,救治了整整十多天才脱离危险……对于刚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出院的新手妈妈蓉蓉(化名)来说,过去这一个月过得太惊心动魄,简直是被从“鬼门关”前拉回来的。
没管住嘴
孕妇突发妊娠期胰腺炎
“午饭吃了顿小龙虾,吃完没多久就开始肚子痛,越来越痛,痛到呕吐的那种!”蓉蓉说,自己当时已经怀孕40周,之前整个孕期为了控制体重,都基本上能“管住嘴”,这次想着已经快生了,就小小放纵了一下,“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蓉蓉被送到成妇儿急诊时,已经被右上腹痛折磨得满身大汗,还发生了呕吐,是典型的急性胆囊炎症状。
入院后一查:胰腺炎的关键指标血淀粉酶高达2025U/L,超出正常值上限15倍,急性胆囊炎已经引发急性胰腺炎!如果延误治疗或控制不好,很容易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和死亡的几率极高,母婴都非常危险!
祸首竟是
“跑进”胆总管的结石
蓉蓉立即被转入重症监护室(ICU),鉴于她病情危急,再加上胎儿已足月,医疗团队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先结束妊娠,保证宝宝安全的同时也减轻妈妈的腹腔压力,以更好地用药和恢复,尝试保守治疗胆囊炎和胰腺炎。
当晚11点,蓉蓉通过剖腹产生下了一个6斤多的健康男宝宝。尽管术后接受了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抗炎等一系列治疗,她的胰腺炎各项指标还是控制得不太理想。
产后第5天,她接受了复查核磁共振(MRI),发现除了胆囊内多发结石之外,还有结石落入胆总管中,诱发胆源性胰腺炎。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胰腺炎,病情比一般的胆囊结石要复杂得多。胆总管内的结石如果不能有效清除,相关症状会反复发作,还有造成胆总管梗阻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风险。
经过成妇儿产科、肝胆外科、影像科、医务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专家一致认为,患者产褥期后继发胆总管结石,有明确手术指征,不宜再保守治疗。
和切除胆囊比起来,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手术因为需要切开胆总管取石,涉及解剖部位深且重要,对精细操作要求极高,属于四级手术,再加上蓉蓉尚处于围产期,手术难度更大、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手术由成妇儿副院长、肝胆外科专家张波主刀,李连博主治医师协助。手术前团队提前备好了充足的血源,并预防性使用了止血药物应对产后凝血问题。
幸运的是,手术全程顺利,手术团队在为蓉蓉引流胆管内胆汁后,还对腹腔进行了充分冲洗,降低感染风险。
在移除了“捣蛋”的结石后,蓉蓉术后康复得很顺利,各项胰腺炎相关的指标也恢复了正常,已于日前顺利出院。
必看的科普
妊娠胆道疾病可引发流产和早产
成妇儿专家表示,因为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胎儿发育引起子宫膨胀压迫胆囊及附近器官等原因,孕期是胆道疾病高发的时期,特别是当孕妇受“一人吃两人补”的观念影响,摄入了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时,更会增加胆囊炎的发病风险。若胆结石进入胆道引发感染,会极大提高流产或者早产的风险。
当孕妇出现胆囊炎症状,如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建议孕妇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限制高脂饮食的摄入,如果孕前已发现患有胆囊结石,最好积极治疗后再怀孕。
王欢 李连博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