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百年历史伟力,开启新的伟大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成渝相向发展主战场、全市工业化主战场、成都大运会主战场,龙泉驿区将如何紧抓机遇、实现新的跨越,是其加快由工业大区向产业强区、传统开发区向产城一体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转变,全面开启再创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课题。
12月21日至24日,龙泉驿区两会召开,带着使命和期盼,代表委员们齐聚,共商发展大计,共聚发展合力。未来五年,龙泉驿区将紧紧围绕建设“一高地三区”的“一个目标”,实施创新驱动、改革带动、开放推动、金融撬动、大运拉动“五大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进、城市治理、党建引领“五大工程”的“155”工作总体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凝心聚力、凝精聚神,推动龙泉驿区承前启后再出发,努力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巩固拓展制造业领先优势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市民就业的重要依托。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创新发展当如何发力?
立足国家战略全局,龙泉驿区肩负着融入“双循环”,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整合先进生产要素的时代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成渝两地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多重战略机遇引领龙泉驿区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为此,龙泉驿区提出,要巩固拓展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相对领先优势,进一步增强策源能力、辐射能力、引领能力。
大型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有序装载,吊装塔架运转不断……在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成都基地一期施工现场,一栋栋建筑正拔地而起。中创新航成都项目总投资28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00亿元,投建具备年产20GWh的储能与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
“目前一期已全面动工,首栋主厂房预计2022年一季度封顶,三季度开始试生产。”中创新航成都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130亿元以上,每年可实现税收10亿元,解决就业5500人。
仅用68天就实现中创新航招引投建,标定了项目建设的“龙泉速度”;基本建成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沃尔沃XC90、极星两款新能源高端车型成功导入;千方百计克服“缺芯”影响,丰田亚洲龙建成投产,雪铁龙凡尔赛下线上市、登陆欧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美奢锐二期建成投产,中电高新等项目加快建设,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三大产业完成总产值300亿元、增长9.2%……成果丰硕。
新发展格局下,深化区域合作,龙泉驿区更加义不容辞,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深化产业协作、创新协同,规划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成渝氢走廊建设,推动与重庆港“双港联动”。
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改革持续加力,活力不断激发。
大力实施建圈强链行动。龙泉驿区提出,要做大做强汽车主干,加快建设氢能产业园,推动沃尔沃跑诗达下线上市、中创新航一期建成投产,促进亿纬锂能等项目落地开建,引导现有整车企业导入新能源车型,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5万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促进东华智联开工建设,大力引进华为车联网等示范项目,全力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此外,龙泉驿区将继续做好招商顶层规划,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要素配置和工作精力要向重大产业化项目倾斜,使项目引入更聚焦。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坚持精益服务,打造“空气型”政务服务,千方百计纾难解困,着力营造尊重企业、爱护企业、支持企业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加快构建“一干主导、两业融合、多元共兴”的现代产业体系。
营城优城增强城市活力
打造近悦远来的公园城市
11月底,东安湖公园畔的大运火炬塔进行灯光调试,与一湖璀璨的灯光相辉映,点亮一座城市的大运梦想。
12月1日,驿马河公园二期在冬日暖阳中向市民开放,众多市民徜徉其中享受阳光与美景,切身感受公园城市的美好生活。
“一场三馆”落成,东安湖公园惊艳亮相,大运直联通道建成,“山水东安、品质生活”的美景渐入佳境,深入人心。
城市品质生活,是一座城市品位和发展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城市内部各要素集成发展的综合反映。
今年,东西城市轴线(东段)东安新城段南北两侧主道双向正式通车,龙泉驿区境内一条全新的“蜀都大道东一段”首次呈现在市民面前,该道路通车后极大地提高了该路段的交通容量,满足了不断增加的交通流量需求。龙泉驿区融入主城区的步伐又一次加快。
着眼营城优城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品质生活,还将有哪些实施路径?龙泉驿区提出,秉持公园城市理念,着力立城、理山、治水,持续优化规划布局,组团推进城市开发,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努力让城市更靓丽、更宜居,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增活力、更富内涵,打造近悦远来的公园城市。
“立城”“理山”“治水”,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这是属于龙泉驿的生态“浪漫”。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立城”,龙泉驿区将构建以东西城市轴线引领城市建设,打造沿山休闲产业带,实施东安、大面、十陵、西河组团开发,构建洛带、驿马河、百工堰、柏合等特色场景,形成“一轴一带四组团多场景”的城市发展格局。着力优化城市形象“理山”,把龙泉山这一宝贵资源管好用好。着力增强城市魅力“治水”,建好东安湖公园、青龙湖公园、驿马河公园等滨水游憩空间。
未来,城市功能将不断提升,公服供给优质均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生产生活配套便利可及,创新创业创造蔚然成风,区域位势、城市品质、产业能级显著提高,具有国际范、现代感的活力城区将在龙泉驿呈现。
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公共服务高品质倍增
“把市民满意作为检验为民办实事成效的第一标准,推动‘幸福成都’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为此,龙泉驿区同样殚精竭虑、不懈努力。
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是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在办实事解难题上动真章见实效?龙泉驿区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今年3月,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晋级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服务的水平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保障了辖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此外,疫情防控也有力有序,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
今年秋季,华川中学、永丰小学、东山中学、实验小学百工堰校区、友临小学、临枫小学6所新学校开学,新增学位10275个。新增的是孩子们在家门口接受优良教育的机会。
硬件得以提升,软件也不可懈怠。落实新时代要求,建设教育强区,龙泉驿区强化创新,始终把推进“五育并举”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五育并举实验区”,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坚持和发展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龙泉驿区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温暖。
这样的民生实事还体现在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将就医、上学、购物、运动、社区服务等“一站式”搞定的“龙泉人家”。
刚搬进大面街道师大社区不久的居民张勇,之前看房时对于周边配套不足的担忧随着一路之隔的青台山龙泉人家全面投用一扫而空,在“龙泉人家”里,超市、餐饮、培训机构一应俱全,他直言“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龙泉人家”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建成投用7家。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龙泉驿区将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持续提升城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短
评
众志成城兴伟业,继往开来谱新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踏上“十四五”崭新征程,龙泉驿区正面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运会举办等重大战略机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今年10月底胜利闭幕的龙泉驿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实现一个目标、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五大工程”的“155”工作布局,发出了“务实创新强活力、凝心聚力再创业,全面开启龙泉驿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号召。
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两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巨大热情,龙泉驿区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昂首阔步、铿锵前行,务实创新强活力,凝心聚力再创业,为全面开启龙泉驿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奋力建设“一高地三区”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