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1年12月24日

都江堰减负提质惠民生 五育并举见实效

曲棍球运动

“创文”志愿服务

学生到陆航旅参观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都江堰市把推进“双减”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快速反应、多措并举,以“双减”的决心体现为民的初心,以“双减”的成效展示惠民的实效。都江堰市教育局立足校内提质增效、校外规范管理两方面,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在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监测体系、优化作业设计、丰富课后服务、治理培训机构等五个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高位统筹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双减”号令吹响,雷霆万钧。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规范校外培训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制定了《都江堰市规范校外培训风险防控专项工作方案》,抓好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顿。2021年7月以来,组织对全市186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监管数据库、隐患问题台账和“黑白名单”,坚决杜绝违规培训行为发生。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体系,统筹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和变更培训类别工作。

与此同步,都江堰市教育局相继制定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管理的实施方案,出台《都江堰市中小学校进一步做好规范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实施办法》《都江堰市“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都江堰市中小学“双减”主题家长会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区域各个学校坚持源头化治理、清单化管理,做到“五项管理”与减负工作整体设计、同步实施、一体推进。团结小学率先开展“双减”政策学习和作业管理专项研究,要求全校教师做到“线”要合、“量”要减、“质”要加。锦堰中学校长亲自为全校家长解读“双减”政策,就学校如何开展课后服务、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校园管理进行深入交流,营造基础教育绿色发展的良好生态。

提质增效 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成为“双减”行稳致远的“保障线”。都江堰市教育局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依托都江堰本土文化特点和自身教育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水文化、山文化、熊猫文化、抗震救灾精神等的育人价值,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课程教学变革”“身心健康发展”“美育育人优化”“劳动科技实践”五大行动,构建具有都江堰特色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大课程体系。

为引领课堂教学变革,都江堰对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36个《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以帮助教师精准把控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实现以学定教。都江堰市嘉祥外国语学校创新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剪一剪、贴一贴、探一探中不仅获取到数学知识,更学会用数学思维探寻美、创造美。奎光小学在原有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启了实验区子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问题解决教学范式的实践研究》,依托“六课一研”的活动架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校外培训治理为突破,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抓手,都江堰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双减”这项新时代教育的“新命题”。

变革作业 “小切口”做大文章

孩子们在美术老师指导下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然后由语文老师引导完成文字的表述……北街小学从减轻学生负担、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出发,打破学科界限,创新了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又具学科特色的特色作业,让知识真正“活”起来。“双减”工作开展以来,一场以“多元分层、精准提质”为内核的作业设计改革在都江堰全市中小学中迅速铺开:一是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各学科作业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二是聚焦常态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开展教师全员专题培训。三是制定“一校一案”,倡导作业创新设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四是规范作业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五是完善评价机制,助推减负增效。在灌州小学,“双线五级”作业管控模式要求教师对一课、一单元、一册教学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确保每个学生在校内通过分层作业收获知识,不仅“能吃饱”,而且“吃得好”。

截至目前,都江堰市义务教育段开展作业公示的学校占比100%,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的学校占比100%,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校占比100%。像备课一样备“作业”,变化的背后凝聚了都江堰教师的智慧和心血,更折射出都江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服务升级 构建全新育人“引力场”

压腿、冲拳、踢腿……每招每式都充满力量,翠月湖学校的学生们享受着武术带来的魅力。该校在每周六开展足球、象棋、舞蹈、国学等课程,将课后服务“5+2”模式做成了“5+2+1+1”模式,在高质量完成学科学习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课余生活。

有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品质,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都江堰对全市推进课后服务的时间、范围、课程、师资及保障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学校全面实施“托管+拓展”的课后服务“5+2”模式。区域各个学校本着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发展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原则,精心调配“5+2”课后服务“营养大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的“都乐城”、玉堂小学的航空活动、七一青城山学校的古方造纸综合实践……丰富的课后服务成为学生向内探索、向上而生的新天地。截至10月底,全市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8.55%,家长满意率99.26%。《中国教育报》以《“锦囊”伴成长,书包不回家》为题,专门报道了都江堰市翠月湖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举措。“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减负’‘提质’两手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双减’落地见效,把教育‘惠民大计’真正办到学生和家长的心坎里。”都江堰市教育局局长李桦说。

永丰小学

让每一个生命丰盈生长

2021年9月1日,都江堰市永丰小学新校舍正式启用,成为该市着力民生建设、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个孩子“近”享优质教育的充分展现。

“培养会健体、讲文明、善学习、尚审美、能担当、敢创新的永丰学子”是永丰人奋斗的目标;“让每一个生命永远丰盈地生长”是永丰人不懈的追求。学校构建了“美丽蒲公英”课程体系,由基础型学科课程、拓展型德育课程和潜能性社团课程组成。语文“指尖上的春天”、科技“折纸筑梦,放飞希望”、音乐“童心飞扬”艺术活动……这些学科活动寓教于乐、激趣创新。而陶笛、彩陶、曲棍球等学科拓展满足了孩子的多元需要。尤其是曲棍球校队在全国青少年联赛西南地区赛中荣获U8和U10冠军。“我是一颗丰盈生长的种子”年级生长课程,“蒲公英城市”主题体验课程以德育人,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能型社团课程”,既是永丰人开展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突破,也是学校办出特色的新尝试。

2020年暑假,永丰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第一份综合素质评价电子通知书,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科素养情况、五育评价雷达图等。作为一所新学校,永丰人一直探索智慧管理,对原评价进行了大改革,将五育发展和智慧评价相结合,研发了“五育发展智慧评价”系统,设计了与之对应的“蒲公英币”,每一张“蒲公英币”有专属二维码、五育分类、素养发展关键词和匹配的品格属性,学生们每得一块“币”,通过扫二维码自动计分并存入“蒲公英银行”,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兑换奖品或享受一定“待遇”。此项改革大大激发了孩子们争优创先的积极性,成为区域教育中的创举。

办学三年多来,从“两自一包”新机制的有力探索、智慧校园的建设、家校共育的有力推进保证学校的高品质,到教师的精准化培养、课程的适切构建与实施、学生五育发展评价的个性化探索保证学校的高质量,永丰小学正以崭新的姿态实现师生生命的丰盈生长。

塔子坝中学

“六维一体”开创德育新天地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都江堰市塔子坝中学选送的《塔高树德,坝阔学远》成功入选。这不仅充分展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优秀成果,更是塔中人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教育民生幸福的真挚回应。

走进塔子坝中学,你会发现校园的创客空间是孩子们探究式学习的载体,一年一届的主题运动会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阵地,以戏曲健美操为代表的国韵课程更丰富了孩子们的“艺术梦”……而这些仅仅是学校德育课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在“塔高树德,坝阔学远”办学理念和“三高六会” (高理想、高素养、高能力;会生活、会学习、会健体、会尚美、会劳动、会创新)教育目标指引下,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五大重要内容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总结提炼出“爱国情怀、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生态文明、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六维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

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目前学校共发展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合唱、手工、美术、科技、摄影等26个社团。学校创新编排了大课间戏曲健美操,在传承民族文化中践行“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同时发挥大课间育人功能,树立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团结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如今戏曲健美操已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亮点和名片。学校坚持在寒暑假开展“小手拉大手、创文一起走”亲子社会实践,以活动助推立德树人实践。内容包括关爱残疾人、贫困家庭、空巢老人、平安街区创建、区域环境整治等2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他们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

当前,“双减”政策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接下来,塔子坝中学将继续完善德育体系建设,发挥教师主力军、课堂主渠道、学校主阵地作用,开展德育项目实践,延伸德育教育半径,让德育教育迎来新的“打开方式”。

八一聚源高级中学

国防教育厚植师生家国情怀

汶川大地震之后,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由原成都军区全额出资、异地重建并光荣地冠名“八一”。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自2009年起,学校将国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逐步形成了“一三九”国防教育模式,走出一条特色办学的实践之路。

学校以“大爱如山、军魂如岳”为主线,制作了体现学校援建史的大型石雕,修建了国防教育陈列馆、国防教育书吧,创作了国防教育文化浮雕,打造了以军营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文化,营造出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八一聚高人紧抓课堂、课程、课题的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学科蕴藏的国防教育元素,努力实现国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围绕立德树人,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了具有国防特色的选修课程,编写了系列国防教育读本。高一侧重于军人精神、勿忘国耻的教育;高二侧重于居安思危、责任担当的教育;高三侧重于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的教育,让国防意识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全过程。

学校还构建了具有国防特色的社团课程、活动课程、研学课程等等。为了让国防教育形象化,学校整体策划、分月推出不同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如举办军事文化周,举行具有国防色彩的艺术节。学校还将国防教育植入研学中,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接受以家国情怀、国家安全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以“少年强”助推“中国梦”。

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国防教育磨砺了学生意志,提升了学习专注力,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目前,八一聚源高级中学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农村高中创建军营特色校园文化探究》、都江堰市级课题《依托少年军校,书写家国情怀》,使学校的国防特色教育建设越走越有自信,越走前景越宽阔。

陈茵/文 图片由学校提供

--> 2021-12-24 陈茵 1 1 成都日报 c91440.html 1 都江堰减负提质惠民生 五育并举见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