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1年12月24日

特殊教育 社区教育 暑期托管服务三管齐下

双流区教育深入推进实施教育惠民办实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双流区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坚持“谋大事、解难事、办实事、创新事、长本事”,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推进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在实施教育惠民办实事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将特殊教育

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

教育牵引着城市品质,特教承载着城市温情。双流作为首批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在高质量完成国家级试点任务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强化统筹联动、深化改革创新、扩大试点成果,促成特殊教育发挥更高的民生效益。采取“强链补链、融合重构、因地制宜”三大推进策略,实现双流特殊教育领先发展、切实满足了特殊群体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服务学生体量增幅超过40%,专兼职特教教师增幅超过200%。今年全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近1500万元,新增4所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进一步完善了各学段的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服务体系。

双流区将特殊教育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以高质量的特教服务精准回应了特殊群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在2021年5月进行的成都市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专项督导中,双流区以98.65分佳绩获全市第一名,让特殊教育承载起了更多的城市温情。

将社区教育

作为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双流区将致力于通过高校与基层社区教育互动合作,在全市创先开展社区教育领域校地合作实验,为高校师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以“三个融合”为引领,创设校地合建共享路径;以“三大服务”为主线,全域开展合建共享实验;以“成果双赢”为特色,携手打造合建共享品牌。成功实现了区域内高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的有机整合,培育形成了一系列社区教育惠民项目,增进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已联合区域内7所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项目,逐步激活了资源叠加效应,形成了“融高校资源、享全民悦读”等一批社区教育校地合作品牌。合作内容既有充满时代感的“爱成都·迎大运”的主题教育,也有助推社区发展治理的新市民教育,结合“互联网+社区教育”的积极探索,进一步让“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市民幸福”成为提升城市温度的内驱力。

未来,高校还将重点在“送文化、送文艺、送精神”上发挥作用,向社区居民宣传各类先进的终身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全面提升双流市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市民健康生活的习惯,让时代的春风为市民带来更加浓厚的获得感、幸福感。

将暑期托管服务

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

双流区聚焦解决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通过实行“零收费+全覆盖”,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自主多样的选择。全区学校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机制保障、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等方面,构建起立体化的工作模式,推动暑期托管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民生效益。

全区29所小学因校制宜,制定一校一案的《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方案》和课表,学校之间实现合作联动。因学校维修问题等不能开展托管的学校,统筹安排学生至所属镇街邻近点位参与托管服务,比如棠湖小学、实验小学因风貌改造分别与实小外国语和东升迎春小学点位合作,艺体中学主动为彭镇小学提供食堂服务,学校主动参与率达100%。

有效整合社区团体综合服务功能,在全区9个镇街共118个村(社区)中,遴选家长学校、综合文化站、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共89个作为托管服务点,以社区暑期托管点位为平台,制定长期志愿服务计划,招募185名大学生报名参与,提供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心理疏导等关爱儿童项目,为市民暑期育儿需求提供了便利良好的服务资源。

聚焦民生领域,回应民生关切。双流区教育局将“我为民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集中精力为民众办好实事。

陈廷刚 记者 杨军

--> 2021-12-24 杨军 双流区教育深入推进实施教育惠民办实事 1 1 成都日报 c91445.html 1 特殊教育 社区教育 暑期托管服务三管齐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