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公交将如何发力?如何做好“后大运”文章,实现“大运效应”最大化?……围绕报告,党代表们立足本职工作,就市民关注的相关话题展开了讨论。
绿色低碳出行
调整公交开行方式开行密度
更贴近市民出行规律
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强化二网融合、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成都公交该如何做?
在成都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卫平代表看来,成都公交要不断改进公交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实现全龄友好幸福出行。
据沈卫平介绍,去年以来,成都公交集团专门聘请市规划院专业团队,结合未来成都产城发展趋势、轨道交通成网因素以及市民出行的习惯,通过对标学习上海等城市发展特点,确定了“按需定线、以站定网、数字支撑”的总体思路。
“具体来说,就是实行出行结构差异化分区调整策略。”沈卫平表示,中心城区“5+1”区域缩减车辆、腾出空间,优化整合线网资源,强化接驳便民;“7+2”区域衔接轨道、加快布网,系统重构公交网络,强化延伸补充,同时在开行方式、开行密度等方面更贴近市民出行规律。
沈卫平透露,预计到“十四五”末期,中心城区“12+3”区域尤其是城市新区、轨道末端放射性集客公交线路数量年规划增幅7%左右,实现公交客运分担率稳中有升,通勤时段轨道站点与公交站点换乘时间不超过5分钟,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缩减10分钟,助力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
办赛营城
做好“后大运”文章
积极营造全民健身场景
大运会即将到来。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办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做好“后大运”文章,促进城市品质和国际化水平提升。
如何实现“大运效应”最大化,是龙泉驿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秀萍代表的关注重点。
“首先是着力培育系列品牌赛事。”朱秀萍表示,龙泉驿将充分发挥大运会“一场三馆”独特优势,积极引进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国际国内影响力大、曝光度高、参与面广的高能级赛事落地举办。发挥山地优势,探索创办山地汽车越野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特色品牌赛事,培育壮大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系列赛事体系。
与此同时,将策划开展“夜间健身”活动,推出“体育美食夜市”,营建集观赛、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主题广场,塑造东安湖夜生活品牌,将龙泉驿打造成为成都城市体育休闲目的地。
大运会的“热”,也激发出全民健身的热度。为此,龙泉驿将实施补短板工程,巧用空闲地、融体于绿、复合利用空间,建设一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15分钟健身服务圈”,积极营造全民健身场景和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
厚植生态本底
“景区带园区融社区”
再造大地自然景观
“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这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对成都未来工作方向的一项重要部署。
如何持续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崇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社治委主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党工委书记刘学鹏代表认为,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公园城市建设结合,从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破题。
“大田即是美景。”刘学鹏表示,崇州大力实施“农业+”建设行动,建设全域高标准农田,再造大地自然景观,以“景区带园区融社区”理念推动田园变公园、稻田变绿地、农区变景区,建成天府国际慢城、竹艺村—幸福里等5个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农业公园,推动农商文旅相结合。同时,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促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协同共享发展,实现区域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琳黎 白洋 田程晨 朱小路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