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群众十分关心的大事。今年,在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中,对“一老一小”给予高度关注——完善儿童福利及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设1个社区养老综合体。
“一老”:
智能床位监控 多样服务满足老人需求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川建南一路的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走进大厅,几位老人正随着音乐做早操,他们都是周边的居民,有些已经在养老综合体居住了半年有余。大厅入门处设置了书桌,老年人可以在这里练习书法,大厅另外一侧则是几个显示屏,不仅可以显示老人的实时身体监测状况,还能全方位显示养老综合体的总体情况。
据介绍,这些数据都是通过老人们使用的智能床位进行传输,前台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同时,智能化的系统还可以自动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监控。比如当老人呼吸频率低于一定数值后,便会立刻通知看护人员前往。
除了先进的智能床位监控系统,在该综合体内还有着居家养老独立服务区、养老便民服务区、智慧健康示范区3个区域,可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以及居家上门服务,满足老人在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关爱、居家养老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还可以为社区内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医疗等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而对于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居家养老方式,该综合体的运营方也能够为金牛区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一小”:
保护未成年人 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如果有陌生人邀请我们带路,我们该怎么做呢?”“陌生人给的饮料和零食可以接受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呢?”……日前,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的“守护蓝天·共宣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过往市民驻足。
“希望通过这样更生动直接的方式加深当地居民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主要通过寄语留影、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现场讲解等多样化形式进行宣传,在发放宣传手册的同时,社工还向参与居民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孩子在阳光下共沐成长。
市民心声
我今年94岁,住进养老综合体一年多了,这里环境好、服务好、饮食好,我过得舒适、自在。
——在友联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宽敞明亮、清爽自在的大厅里,孙婆婆正和朋友们唠着家常
我要多拿些宣传资料回家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法律,更加懂得保护自己。
——市民伍奶奶在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中受益匪浅
延伸阅读
■截至目前,成都市建成社区养老综合体65个。到2025年底,全市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成运营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截至目前,成都市建成区(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5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61个,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点2436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市民政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