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2年12月23日

制造强市为幸福筑牢强大物质基础

11月30日,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成都开幕,新型显示产品日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本报记者 李冬 摄

幸福是什么?一百个人或许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12月21日发布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上,成都连续14年蝉联第一,其背后是千百万市民对这座城市的中肯评价,更源自不断强大迭代的制造业,为城市美好生活夯实铸就的物质基础支撑。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与城市的产业战略,有着必然关联。2022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制造业强市”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将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为成都建设制造强市开启了全新篇章。产业兴市,制造强市,11月18日,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召开,一个共识在会场内外业已达成:成都将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建设制造强国、制造强省作出新的贡献,为成都所拥有的这份“幸福”再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成都制造”的铿锵十年

一大批“成都制造”快速崛起

近年来,成都制造业持续提档升级,城市发展的强劲“脉搏”,令10年前从兰州远嫁成都的常女士印象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重大战略决策。顺应国家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的方向,成都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以制造业的砥砺奋进反哺市民美好幸福生活。

“在成都生活10年,我先后从事电力和物流两个行业,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制造业的活力指数,是城市活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承载城市居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否牢固。常女士说,在越来越好的城市环境中,生活越来越惬意,“许多个这样场景的叠加,足以让我对成都产生归属感。”在《瞭望东方周刊》与瞭望智库共同举办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开通评价意见征集时,常女士郑重地填写下对成都的赞誉。

成都制造品牌越擦越亮,一大批“成都制造”快速崛起,叫响全国走向世界:冬奥会开幕式上,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是由来自成都的炎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方案;神舟载人飞船上,有来自成都的关键技术、关键材料、精密部件;“亚洲龙”“凡尔赛”等重要车型来自成都的生产线;声表面波滤波器晶片实现国产替代,通威太阳能高效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使用“成都芯”……

“成都制造”的非凡2022

以制造强市谋求更大民生福祉

今年“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以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一“国之大者”为主线。在成都,“人民至上”始终贯穿于各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的谋划、制定与推行中。

在7月27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工作会议上,一句话仍言犹在耳:“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11月18日召开的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点评道:“成都制造业是成都人民幸福的一个重要支撑,对于全国也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制造业发展不仅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提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梳理即将过去的2022年,成都制造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这座城市的亮眼“成绩单”。“链”出新动能,成都已构建起涵盖38个大类、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获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出新活力,伴随成都制造业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一大批“成都造”快速崛起,“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深度转变,磁悬浮轨交、大飞机、超高清显示等领域研制能力已国内领先,高端通用芯片、柔性显示等关键技术突破国际封锁,深刻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

2022年,成都制造“单项奖”频频,“集群奖”不断。截至目前,成都已形成多达上百个产业链,成为中国产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能源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制造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制造强市,幸福城市,二者从来不会此消彼长,只会蓬勃生发互为促进。翻开今年5月印发的《“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可以看到这一清晰逻辑:成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数说幸福

▶2021年,成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65万亿元,较十年前增长2.1倍;

▶近1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4%,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4;

▶“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6.2%,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9.4个百分点,达到37%;

▶从2012年到2021年,成都制造业增加值从2611亿元跃升至4842.4亿元,占GDP比重24.3%;

▶工业投资总量排名全国城市前三。

专家声音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高级岗杨会改:

制造强市将为美好生活供给更丰富的优质产品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已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维护经济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所在。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不同的是,成都更加注重创新协同、两业融合、生态培育和绿色转型,部署聚焦“强主体”“强创新”“强空间”“强人才”等,通过制造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先进制造业体系,强化对优势领域及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谋划,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制造业发展新路。

2017年以来国家及相关部委已授予成都28项制造业领域重大试点示范,目前,成都已拥有超过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10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与人民出行、健康等息息相关的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未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优质产品供给将更加丰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 2022-12-23 蔡宇 1 1 成都日报 c108506.html 1 制造强市为幸福筑牢强大物质基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