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新冠病毒感染前来市二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上升,让整个医院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轻症不下一线”,对于每一名医护而言,不是一句口号,不畏艰辛、勇毅坚守。为方便患者就医,该院迅速建立起医疗救治协调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打破专科界限,统筹调配救治设备,积极动员全院医护力量,组建专科团队、MDT团队和会诊团队,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坚守阵地,这是责任所在”
“接诊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四十,大部分是老年人,七八十岁的占大多数。”尽管患者数量激增,但他们仍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ICU病房有规定,病人家属不能陪护,患者在治疗和生活上都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正因如此,大家每天上班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大到监控生命仪器、实施抢救,小到为患者翻身喂药、缓解紧张情绪。
对于自己,医生张鸣顾不上担心害怕。穿上ICU工作服这身“铠甲”,她是永远冲在第一线的骨干。“我好像是科室第一个‘阳’的,发烧、畏寒、浑身疼痛。”2022年12月5日,张鸣出现了感染症状,病假只持续了3天,尚未恢复的她又回到了岗位上,“科室陆续出现感染,只要症状不严重,大家都在坚持。坚守阵地,这是责任所在。”她说。
“还有病人需要救治,他们等不起”
不止在ICU,医院许多科室都面临同样的情况。在急诊科,就诊量的激增,让分诊台旁的等候区坐满了等待叫号的患者,从走廊到大厅,只要能摆放急诊观察床的位置,几乎都被“物尽其用”。
“破纪录的一天,今日会诊数50多个……”2022年12月21日,又是满负荷的一天,患者一个接一个,问诊、开单连轴转,直到晚上11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何晨韵连饭都还没吃。
说起母亲在贵阳已发烧4天,虽然回家的路只有3小时车程,但她也只能通过线上给家人问诊。何晨韵常常需要24小时待在医院,走不掉,也不能走。她总说:“还有病人需要救治,他们等不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