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聚焦党中央和省委赋予成都的时代使命和独特定位,锚定“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努力建强“大后方”、唱好“双城记”、做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打造“幸福城”,明晰了未来五年成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和着力重点。
党的二十大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全会精神和市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扎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是赢得主动的关键。要突出功能协同、区域协调,推进“三个做优做强”;突出建圈强链、数实融合,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科教支撑、产研融合,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突出内畅外链、要素运筹,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这些工作,对成都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一名城”,建设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最终目的还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要突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全面提升幸福成都品质;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突出开放包容、自信自强,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共同富裕作为成都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才能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要健全超大城市现代治理体系,全面实现高效能治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突出良法善治、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成都;突出敏捷高效、智慧智能,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突出底线思维、有机韧性,健全超大城市安全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探索出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要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
风起就要扬帆,乘势定能快上。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势、增长极动力源效应显现的关键时期。勠力同心、统筹兼顾、攻坚克难,我们就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