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仰望这片瑰丽的星云时,总会发出诚挚的追问:科幻人的星船穿梭到了何方?
这是日前,刘慈欣发出的感叹,对于这个问题,人民南路四段的《科幻世界》杂志有它的答案。
1月4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官方发布了全新的全阵容海报,全面展示了主创团队。在出品方名单中,《科幻世界》杂志作为联合出品方参与了《流浪地球2》的影片制作。
自1979年创刊,这个被称为“中国科幻大本营”的杂志社,推出了无数质量上乘的科幻作品。2000年,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首次刊登在《科幻世界》月刊上,获得了当年银河奖特等奖。刘慈欣的成功也不仅在于他奇异而宏大的技术想象,更因为他写出了中国气派的星空浪漫主义,通过激动人心的虚构时刻,将我们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的中国英雄的想象勾连在了一起。40多年来,《科幻世界》记录了中国科幻人的“追梦之旅”,对于小说《流浪地球》而言,这本杂志更见证了它从文字走向银幕的20年征程。
今天的报道,我们邀请到资深书刊发行人,超级畅销书《三体》发行主要负责人黄河,从《流浪地球2》出发,一起聊聊对成都这座“科幻之都”的期待。
嘉宾 黄河
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四川科幻世界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超级畅销书《三体》发行主要负责人。
备受观众期待的《流浪地球2》即将在春节档上映,能介绍一下《科幻世界》与刘慈欣以及《流浪地球2》的渊源吗?见证这部作品从平面到大荧幕,您有何感想?
黄河:刘老师和《科幻世界》结缘是在1999年,那年的第2期,刘老师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鲸歌》,第二年,他在《科幻世界》上刊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流浪地球》,而这部作品也获得了当年银河奖的特等奖。这其实也可以看出,由《科幻世界》设立的银河奖的含金量。我们始终认为,中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世界一直在相互成就,中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品和银河奖一直在相互成就。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我们与包括刘慈欣老师在内的国内顶级科幻作家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和信任的关系,以及良好的合作。
作为《流浪地球2》的联合出品方,我们见证了它的成长,能参与其中,我们与有荣焉。
《流浪地球2》是《科幻世界》首次作为出品方,参与的科幻影视作品。在您看来,《流浪地球2》有哪些亮点值得观众期待?
黄河:我们认为,《流浪地球2》有4个“亮点”值得期待。一是团队专业性上值得信赖。在制作层面上,续作依然保持了《流浪地球》“郭帆+龚格尔”的组合,而我们都知道他们两位对科幻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长期的热爱,这种专业也是《流浪地球》能够成功的最根本保障。二是剧情层面上,有更大的信息量。《流浪地球2》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更好地挖掘了故事的深度、拓展了剧情的广度。三是表演层面上,拥有全明星阵容。尤其是“大满贯”影帝得主李雪健老师和国际巨星刘德华先生的加入,让我们对这部电影给予了更大的期望值。四是特效层面上,期待颠覆性升级。《流浪地球2》制作了超2000个特效素材,相信会给影迷带来非同寻常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科幻世界》是否会在影视、游戏等领域开辟新赛道?
黄河:《流浪地球》对影视市场渴求科幻IP的推动和助力绝对是居功至伟的。科幻世界杂志社是中国当代科幻的主要推动者,作为科幻文学的开拓者和版权方,我们乐见这样的情形,也愿意积极投身其中,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对影视赛道的拓展,探索传统期刊多元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金沙文明、诗歌文化、三国文化、蜀锦蜀绣……成都有丰厚且独特的文化资源,您觉得,成都在科幻文学书写和科幻IP转化上可以有什么作为?
黄河:是的,我们成都有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还没来得及被我们发掘。像古蜀文明、志怪传说等,如果能够和现代的科技做深度结合,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能让我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找到自己的根。
有一些科幻作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比如说王晋康,他有一本书叫《古蜀》,以古蜀文明为基础展开幻想,将现有关于古蜀文明的记载、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以及中国昆仑神话糅合在了一起。
正如你所说,成都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也是实实在在的“科幻之都”。它不仅有潜力成为科幻文学的挖掘地,更有望成为科幻IP转化的价值高地,未来大有可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