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说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读书、三分之一游历,剩下三分之一才是写作。而身处这座城市,我们身边的巴山蜀水、巴蜀文明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在上个月4日第四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如是说。
作为四川省首个网络文学行业奖项,“金熊猫”网络文学奖诞生6年来,大批具有时代特色、蕴含成都气质的网文作品,不断讲述着成都故事、传播着成都声音,为文学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网文从一种新生文化现象发展至今,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新兴经济业态。从天马行空的玄幻逐渐走向大众,尤其是现实题材作品在顶层设计、平台支持、作家创作等多方合力下,呈现出整体性崛起之势。如何进一步推动网文产业发展壮大,其创作和阅读的价值、格局与未来趋势有哪些深刻变化?每一位从业者正在努力表达对时代的思考。
网文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性与价值何在
尽管网络文学一向以描绘幻想见长,但随着信息技术加剧虚拟与现实交融,网络文学也进入到了更广泛大众的阅读视野,许多创作者开始以文字着手构筑反映现实、映照生活的新世界。作为首部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网文作品,《大江东去》以细腻笔触描绘改革开放先行者们的奋斗故事。人物面对时代变革的蓬勃热情、遭遇挫折时的砥砺奋发,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中国作协2021年初首次发布了网络文学重点选题指南,时代先锋、强国梦、人民美好生活、科技创新与科幻、中华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受到网络作家关注。扶持的34项选题中有20多部现实题材作品。本届“金熊猫”网络文学奖就发掘出大批反映四川历史变迁与当代发展的网文佳作,作者借新媒介平台的新语汇,用心书写当代中国的新故事,记录着天府之国的新样貌。这其实也是当前众多网文作家努力的大方向,来自中国作协的数据,2021年全国主要文学网站新增现实题材作品27万余部,同比增长27%,存量作品超过130万部。
网文的转变也表现在参与人群的面貌上,根据阅文集团发布的《2022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发展趋势报告》,大部分作者来自教育、卫生、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5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虽是兼职创作,但深入行业的一线经历和充满“烟火气”的个体感受,摆脱了“悬浮”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就职于安徽省公安厅的法医秦明,将工作见闻和经验写入作品,用故事普及法医知识,展现洞察细节的慧眼,网文“法医秦明”系列,鲜活的现实气息备受追捧;去年第六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上,《破浪时代》凭借对民族科技企业从寂寂无名到誉冠全球的工笔描摹,斩获特等奖。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曾在大型高新企业的欧洲、东南亚及印度开拓市场,见证了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海外发展的历程。“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把创作的触角延伸向宽广的生活现场,让网络文学成为人民奋斗和时代创作最即时的记录者。”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幻想类网文曾经一家独大,在大众文学阅读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十年之后,现实题材逐渐回归,新增作品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到占据半壁江山,这也标志着网文在主流化、精品化进程中进入了新阶段。
探索优质IP的产业多元化
盘点近期热播影视剧,一个共同的特点浮出水面——网络文学IP改编占据了主流。豆瓣8.4分的电视剧《风吹半夏》改编自阿耐网文《不得往生》,年初的《开端》原著作者也是晋江文学城作家祈祷君。往前推几年,《庆余年》《琅琊榜》《甄嬛传》《芈月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掀起狂播热潮的作品,背后都少不了网络文学IP的身影。《大江东去》改编成电视剧《大江大河》后,唤起了很多观众的时代记忆,让波澜壮阔的改革故事走进人们内心。
由中国影协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发布的《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这两个年度的网文IP拉动下游文化产业总产值累计超过1万亿元。从整个泛娱乐文化产业链条来看,网文处于最上游的位置,凭借其丰富的内容储备资源无时无刻不在为整个产业链输送内容和故事,通过网络IP将影视、游戏、动漫等不同内容形式串联起来,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及开发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促使泛娱乐生态链上各环节产生联动效应。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动画年番播放量超过120亿次,位居腾讯动画榜首;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已改编成游戏、漫画、动画、电视剧等数个作品,形成产业意义的IP联动效应;蝴蝶蓝的《全职高手》成为集有声书、广播剧、漫画、动画、电视剧、电影、手游等全链路开发的IP作品……
网文影视改编带来的不仅是文艺成果,还带动细分内容生态的发展和新兴文旅模式的出现。比如网文与影视的影响力叠加,让《开端》中的厦门、《隐秘的角落》中的湛江、《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西安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当地文旅发展。成都的科幻产业、杭州的游戏产业等,也体现出文学、影视、旅游的整体联动,文创业态不断升级。
随着《庆余年》《斗罗大陆》《琅琊榜》《全职高手》《盗墓笔记》等144部网文优秀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收藏,正如鲁迅文学院研究员王祥所说,好的网络小说总是具有创新意义,因此无论改编为何种艺术样式,它们在人类大脑中都能留下自己的痕迹,这就是IP的核心影响力。
解码网文川军“出海”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2021年,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中国作协于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国网络文学发展重镇,四川在作者数量和作品的影响力上举足轻重。根据阅文集团发布的《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显示,四川是网络文学作家最多的省份,成都则在“网文作家最多的城市”中排名第4,网文川军在数量上位居前列。无论是《琅琊榜》《斗破苍穹》《诡秘之主》《藏地密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口碑与质量俱佳的“四川造”网络文学作品,还是爱潜水的乌贼、天蚕土豆、夜神翼、姒锦、唐七公子等具有超高人气的网络文学作家,都昭示着四川丰厚的网络文学家底。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的当下,四川网络文学不断发力。川籍作家爱潜水的乌贼所著作品《诡秘之主》作为网文出海现象级作品,入选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海外影响力榜;百香蜜的《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剧本》在海外阅读量达1.25亿,收藏301万。值得注意的是,网文“出海”并不能简单依靠作家或平台,更关键的是在于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文化传播生态。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成都八角沃克文化传媒总经理杨琼介绍,爱潜水的乌贼的作品《诡秘之主》自连载之初就采用中英文同步的方式,协会通过多个渠道持续不断地将作品输出到海外。“我们利用‘网文出海’翻译基地的优势,采用‘内容定制+机器翻译+人工审校’的方式,帮助川籍网络作家的海量作品快速在海外平台上架;通过与运营方的沟通和数据分析,帮助识别作品潜力和IP价值。”
《赘婿》《斗罗大陆》《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IP剧集先后登陆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大英图书馆近日也收藏了《大国重工》《大医凌然》《大宋的智慧》《画春光》等16部网文作品。网文出海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从原创内容输出到动漫、影视、有声等全方位传播,海外网友不仅是对网文这一文学形态的接受,“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对生产机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认同和接受。而这背后,则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目光的强力吸引。”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桫椤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图据剧照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