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1月25日

永陵王建谥宝 独一无二的“兔”文化

永陵王建谥宝

永陵王建石刻座像是我国历代陵墓中发现的唯一一件帝王写真塑像

成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城市的街道、地名多以动物名称命名,几乎能够凑齐十二生肖,比如牛王庙街、骡马市、羊市街、鸡市街、肥猪市街、狮子巷、青龙街等,但就是没有“兔”。这是因为成都人对兔不喜爱吗?其实不然,美食上,成都的兔脑壳、泡椒兔、缠丝兔……用美味征服了全球的“好吃嘴儿”;历史上,成都诞生了一位“兔子皇帝”,发掘出了独一无二的“兔首龙身”谥宝。

永陵“兔首”独一无二

上世纪,在成都西郊有一座高15米的大土台。相传,这座土台是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抚琴吟唱的地方,老成都也将这里称为“抚琴台”,直到今日,这周围还有抚琴路、抚琴小区等地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频频空袭成都。1940年,铁路工程局在抚琴台西北隅的陡崖开凿防空洞,结果挖到一段奇怪的“墙壁”。后经四川省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冯汉骥确认,这里是一座古墓。

冯汉骥先生主持了这一考古发掘。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墓主的身份也得以确认,他就是公元907年在成都登基、建立前蜀国的皇帝王建。“琴台”传说只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美丽误会,这座帝王陵墓命名为永陵。

永陵,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墓中出土了众多重要文物,比如玉大带、二十四伎乐石刻等,在中国考古史上有重要意义。当时,成都知名记者车辐写信给郭沫若介绍发掘情形,郭沫若大为惊喜,回信中高度评价:“抚琴台的发掘的确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事,在中国学术界必有极大的贡献。这件事如果在和平年代,如果在欧美,想必已经轰动全世界了。”

永陵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方“谥宝”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为其造型独一无二。历代皇帝的谥宝大多为龙形,而王建的谥宝却是“兔首龙身”,堪称数千年来中国皇帝中的“独一份”。

王建谥宝的来历

兔与人类的历史关系密切。在距今5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了兔形目的哺乳动物化石。殷商甲骨文中也有“兔”字和关于兔子的记载。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据记载,汉代建平元年、永和三年以及永康元年,曾分别有人向朝廷进献白兔。唐代以降,由于十二生肖观念的发展与流行,很多墓志或墓壁上雕刻或绘有十二生肖的图案,“卯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玉兔捣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题材,历来表现嫦娥月宫的画面都少不了安置一幅玉兔捣药的图像,以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明代定陵出土了玉兔捣药耳坠,而永陵出土的“兔首龙身”谥宝重要性不同。

谥宝到底是什么?这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讲起。

在先秦时,玺印原是通称,尊卑共用。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创制了传国玉玺,象征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此以后,玉玺就成了皇权最典型也是最有力的象征。到了唐代,武则天“改诸玺皆为宝”,于是玉玺也被称为玉宝。皇帝活着的时候用玉玺(宝),而当皇帝驾崩以后,作为其重要的随葬品,“谥宝”象征着帝王死后继续享有人间的权力。“谥宝”与玉玺最大的区别,就是上面刻有根据其生平行为而给予代表褒贬善恶的“谥号”。谥分美恶,如文、景、武、宣、宪等为美谥,而恶谥则主要有桀、纣、厉、炀等,代表了后世的评价。

王建的“兔首龙身”谥宝长11.7厘米、宽10.7厘米、厚3.4厘米,中部略厚,稍呈隆起之状。钮高7.7厘米,径4.2厘米,上雕一物,头部有角,身腹有鳞甲,尾卷于右。鳞甲上原贴有金,嘴、腹部皆为红色。谥宝的前方刻凤,两边刻龙,后方刻兽形及云纹,纹饰生动活泼。宝下刻谥号曰:“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14字。

这14个字中,“高祖”是王建的庙号,代表他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而“神武圣文孝德明惠”则是对王建历史地位的评价,“神武圣文”是说王建文武双全,而“孝德明惠”则是说他品德高尚。王建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尤其是尊重人才、善待文士,任用文学家韦庄为相,在五代十国的乱世里,算得上少有的明君。因此司马光评价说:“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谥宝“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的评价,对这位王朝开创者算是客观的。

“兔子皇帝”的“兔子情结”

王建的一生,堪称乱世中的传奇。他是河南舞阳人,出生于公元847年,这一年是兔年。当时正是唐朝最后一位明君,唐宣宗李忱在位的时期。不过在几十年后,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将轰然倒塌,紧接着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五代十国。

王建从小就不本分,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老老实实的“饼师”,而他却参军。因为本身孔武有力,又好勇斗狠,他在军中混出了点名堂,被任命为“都头”,成了一名中下级军官。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出逃陕南,准备入蜀避难。王建随军护驾,曾在大火中背着唐僖宗冲脱险境。王建深得这位年轻皇帝的信任。唐僖宗不仅把玉玺交给王建保管,在休息时甚至枕着王建的腿就睡着了,醒来后对身旁这位忠心耿耿的军官愈发信任,并赐给他自己的御衣。

王建此后一路官运亨通,辗转近20年后,成为四川地区实际上的控制者。在唐末乱世里,曾经的“贼王八”展露出了难得的明君风采,他治军严明、任用贤能、整顿吏治、爱护百姓、轻徭薄赋,蜀地成为乱世中难得的太平之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王建被封为蜀王。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建拒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于当年九月在成都称帝,建立前蜀政权。无独有偶,这一年也是兔年,当时王建60岁。

兔年出生,兔年称帝,“兔”似乎成了贯穿王建一生命运的“吉祥物”,这样的巧合也是人为。据宋人秦再思《洛中记异录》记载,王建登基之前,蜀中开始流传“兔子上金床”的民谣,意思就是属兔的人要当皇帝。当然,所谓“天命眷顾”,不过是王建势力为其登上皇位而制造的舆论罢了。

王建愈发确信自己的命运与兔这种属相“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情结。据五代人何光远《鉴诫录》记载:前蜀光天元年(918年),王建病重,当时文州进贡白鹰,茂州进贡白兔。群臣商议,皇上本命为兔,鹰兔属相克之物,上贡二禽,不是吉瑞之兆,应该退鹰留兔,皇上的病才能痊愈。然而这一年六月,在位12年的王建还是病逝了。

谥宝在陵墓陪伴自己长眠,谥宝的龙身之上“长”出一个“兔头”,对于其他皇帝而言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但对于王建而言,这独一无二的造型却与之非常贴切。

兔,作为一种灵巧可爱的动物,无论是“守株待兔”还是“狡兔三窟”,抑或者是“玉兔银蟾”“狮子搏兔”……它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王建与兔的故事,只是成都兔文化积淀中有限的一小部分。近年来,在成都东华门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遗存,其中哺乳动物中兔科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仅次于猪科动物,说明500年前的成都人就爱吃兔肉,这样的饮食习俗如今也一脉相承。

十二生肖中的兔对应卯时,意为“日出之象”,承载着新生与希望。随着威猛之虎“归林”,轻盈之兔“鹘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吴亦铮/文

--> 2023-01-25 1 1 成都日报 c109829.html 1 永陵王建谥宝 独一无二的“兔”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