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上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飞越2000多公里,来到黄河岸边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城——“天鹅之城”三门峡市,在黄河湿地内越冬,春暖花开之时向北而飞,留下眷恋与不舍。正如每年春节,我都渴望卸下一年的疲惫,回“家”过年。
一晃三年,又一次坐上“复兴号”,窗外的景色飞驰而过,我亦是行人。91岁的外婆早早就在家门口等候,奶奶用一句最简单的“过年好!”为孩子们送上了最真的祝福,母亲和小姨早早准备好了一桌饭菜,话不多的父亲倒上一杯酒……
爷爷和外公都是中国第一代水电工人,因为修大坝来到了三门峡,修起了“万里黄河第一坝”,也才有了如今的“天鹅之城”。父母辈多数继承了这份工作,转战大江南北,在三峡、在二滩、在葛洲坝、在南水北调……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如今落叶归根,多数回到了“家”。
磅礴奔涌的黄河被三门峡大坝拦腰阻截,平静下来,也孕育出这片白天鹅最喜欢的越冬湿地。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几十只,到如今每年都会有上万只白天鹅远道而来,黑鹳、大鸨、白头鹤等国家保护动物都来此安家。与家人一起漫步在黄河岸边,一起欣赏着白天鹅优雅地在水中游弋,这就是“回家”的意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