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点左右,邛崃市临济镇黄庙社区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知道成都的专家要来,趁着赶场的时间,我们8点多就在这里等着了。”
2月2日,成都市卫健委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联合主办的“新春走基层·健康送下乡”活动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场在邛崃市临济镇开启。来自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邛崃市中医医院以及成都市中医诊所协会会员单位承启堂、寇小儿、羊爸爸、承志中医馆等多个医疗机构的20名中西医专家齐聚一堂,为当地村民送上了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
村民早早等候
中西医专家坐诊开方
一支笔、一摞药笺、一把银针,这就是中医专家团队的全部装备。在第三场活动中,市一医院、市三医院、市五医院、市公卫中心、邛崃中医院和承启堂、寇小儿、羊爸爸中医诊所、承志中医馆等医疗机构组成的中医专家团队在现场依次就座,早就等候在场边的村民们赶紧围了上来。
“大概看了10几个村民,好几个村民都在‘阳康’后出现了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市公卫中心中医科主任叶庆告诉记者,“我们医院有专门针对传染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研制的药方对新冠后遗症很有效。”
中医诊疗如火如荼,西医诊台前也排起了长长的队。市五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姚佐懿正拿着便携式超声机的探头,帮村民们检查血管的情况。“大爷,你这个是静脉曲张,涂药没得用,要做手术。”姚佐懿一边看着屏幕一边对前来看诊的赵大爷说。
“看了30多个病人,好几个都患有静脉曲张。”姚佐懿介绍,“这次我们专门带来了专业的检查设备来,可以方便我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给出更准确的意见。”
村民热情相邀
“走嘛,到我家里去吃午饭”
“爷爷,针给你扎起咯,保持这个姿势手不要动。” 在承启堂中医师张芷萌的诊台前,10多个村民围坐成一个圈,张芷萌站在圈内为村民们依次进行着针灸治疗。
村民钱婆婆告诉记者,最近自己的膝盖走起路来有些疼,听见有义诊活动,就赶紧过来请医生帮忙看看。“张医师很厉害,找穴位一扎一个准,扎完之后膝盖一下就松活了。”
听说张医生针灸很在行,村民们都陆续赶来,想请张医生给自己扎扎针。原定12点结束的义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了下午1点左右。
“你们真的辛苦了,走嘛,到我家里去吃午饭。”义诊结束后,一位村民拉着医生的手一定要请医生去自己家里吃午饭。见医生不肯去,村民立刻拿出手机,叫家人把自家种的橘子拿过来送给医生。“真的很感谢他们,我们这里离成都有100多公里,医生们大老远赶过来,辛苦了,辛苦了。”拉着医生的手,村民一个劲把橘子往医生怀里塞。
“作为医生,也需要经常到基层走走,不仅方便了老百姓就医,也给医务人员一个技术切磋的机会,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多名专家表达了他们的愿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曹宇阳 实习记者 胡瑰玮 摄影 李冬 魏麟潇
记者手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联合市卫健委主办的“新春走基层·健康送下乡”活动开展了三场,分别走进了都江堰市赵公山社区、崇州市小罗村和邛崃市黄庙社区,每一场活动都吸引了当地数百名村民到现场问诊就医,同时,活动直播在全网的观看人次超过了100万。点点微光,汇聚成星。现场传授一个小技巧,或许就解决了一个困扰多年的小毛病;现场做一次健康检查,或许就及时发现了潜在的疾病。
在都江堰赵公山社区,一位年迈的婆婆挨个挨个走到每一张义诊台前,给每一位医生道谢。她说:“我很少有机会去大城市看病,你们能来到我们身边,真的太好了。”在崇州市小罗村,62岁的中医老专家杨凤珍医生从义诊开始到结束一直被群众团团围住看诊。她说,感受到了乡村老百姓的真诚和信任。
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组织协调,各方的支持配合,把优质的、暖心的医疗服务,真真正正送到村民们的身边,呵护他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