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龙泉驿区两会召开,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成绩单”上的一连串荣誉感动且鼓舞着与会者——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5.7亿元、同比增长1.8%,经济总量连续10年保持全省县级行政区首位,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排名中西部城区第一。
感动,是过去一年,龙泉驿区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鼓舞,是未来一年,龙泉驿区鲜明提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龙泉驿建设的“346”(“三个融合、四大支撑、六区共兴”)工作抓手,向全区人民发出了加快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龙泉驿建设新篇章的“动员令”。
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都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龙泉驿区,多元共兴的产业格局已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丰田全新普拉多、亿纬锂能等龙头项目签约落地,中创新航一期建成投产。中德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投入运营,腾讯智能网联中心等重点项目成功入驻。一汽-大众数字化研发中心、西门子创新中心正式投运,海豚汽车总部等重大项目落户发展。中法生态园成为全市绿色低碳服务业主要承载地,经开区成功创建全省近零碳试点园区。中电高新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五大重点产业实现新突破。山泉镇桃源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龙泉驿水蜜桃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在龙泉驿区,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达45家。过去一年,成功引进首店6家,打造“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3个、“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5个。建成高标准农田2200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增长6.5%。
产业链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实体经济强。
当前,“双城记”“都市圈”“示范区”“大运会”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显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红利集中释放,龙泉驿区的发展信心加速提振,重振经济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龙泉驿区聚焦产业生态圈和重点产业链,将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建圈强链,推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多元共兴,加快现代服务业大幅发展、提升品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一干主导、两业融合、多元共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域推进“三个做优做强”
着力增强现代化城市功能
近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春节后上班第二天,龙泉驿区召开全区“三个做优做强”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出以六大功能片区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三个做优做强”,以城市思维引领城市发展,以整体做优做强城市功能,带动产业转型、城市升级、民生改进、治理提升。
一周后,2月6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2023年一季度“三个做优做强”暨六大功能片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多个重点领域的一大批重点项目按下“启动键”,全面吹响龙泉驿区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推进六大片区加速起势、共进共兴的“冲锋号”。
连续大动作频频的背后,是龙泉驿区坚定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的决心。不仅如此,围绕“三个做优做强”,大力实施片区开发行动还写进了龙泉驿区政府工作报告。
东安湖活力城片区通过借赛兴城、示范引领,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龙泉驿主城片区通过有机更新、强基补能,打造烟火龙泉驿、宜居生活区;洪河-青龙湖城市片区通过城市更新、综合开发,打造“三生”融合新标杆、公园城市新名片;龙泉驿汽车城片区通过建圈强链、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区、开放高地;锦绣天府片区通过全域规划、整体推进,打造都市田园、乡村公园、乡村振兴新典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片区通过生态保护、价值转化,打造城市绿心、市民乐园、公园城市会客厅,加快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功能结构,整体提升龙泉驿城市功能品质和颜值价值。
持续强化城市综合治理
着力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人民宜居宜业、城市治理现代化上率先突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吹响了以高效能治理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新路径的前进号角。
如今,行走在龙泉驿街头,越来越多高颜值街道成为市民热衷的“打卡地”,无人驾驶的车辆也在这里进行测试,返乡创业的本地人和各地前来投资创业的“新龙泉驿人”,让新场景、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场景、新业态的频出得益于龙泉驿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试点示范的助力。过去一年,龙泉驿区紧密对接“智慧蓉城”建设部署,系统制定区级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区级城运中心实体化运行,指挥调度融合通信平台、物联感知平台、城市“一张图”平台、事件枢纽平台建成投用,初步实现“一屏统揽、一网统管”。智慧城管、智慧大运、智慧街道、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联动响应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科学敏捷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依托“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龙泉驿区做实“微网实格”,细化完善网格和微网格的职责划分、划定三级网格体系,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制定网格员培训工作方案和操作手册,初步建立“微网实格”考核办法和深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
今年,龙泉驿区还将继续加快建设“数字龙泉驿”“智慧龙泉驿”,完善城运中心功能体系,不断提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的能力水平。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向往
着力创造现代化美好生活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掷地有声,再次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时代日新月异,人是不变的核心。
家门口的运动空间越来越多,回家的路越来越美;水更清天更蓝,公园里可以看到的野生鸟类越来越多;身边的三甲医院和好学校也越来越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也能享受到“一键到家”的便捷;办事不再“跑断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等全民阅读习惯蔚然成风……这是龙泉驿区市民如今的真实感受。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干部群众围坐一起,共同商议破解问题的办法;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聘请市民观察员参与见证,常态化观察、监督、建言……龙泉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建设“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龙泉驿区还将持续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搭建重点群体多样化就业创业平台,确保城乡群众充分稳定就业。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学难”“大班额”“就医难”等问题,加快增加学位供给,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持续推进优质医院建设和床位攻坚。紧盯“一老一幼”,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构建全龄友好社会。
用心用情优化公服供给,在深入开展“大运惠民”“文化惠民”行动,推动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等文化设施对市民全面开放的同时,龙泉驿区将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推动文创产业提档升级,推动重大赛事招引培育,着力打造一批网红书屋,营造一批阅读场景,开展一批全民阅读活动,全面塑造“书香龙泉驿”品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个个精准的数字,一项项细致的安排,让会场上展望未来的代表委员以及会场外龙泉驿区的人民群众信心倍增、豪情满怀!
供图:龙泉驿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