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创业拼搏,坚守梦想,为脚下的城市增添创新活力和艺术色彩。他们就是成都“文艺两新”群体,是人数多、种类全、分布广、流动大的“文艺新力量”。这一群体,正以其不断焕发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眼界、技术、勇气,开拓成都文艺发展的无限可能,构筑成都文艺新时代。
今日聚焦,走近成都“文艺两新”群体的代表——“舞影佳创”与“星光盒子”,聆听团队创始人黄凯迪、胡静霄在舞蹈摄影、影视剧音乐领域的创作和创业故事,感受他们的脉动与朝气。这些年轻人打造出有着典型时代印记、青春印记的特色小微企业,参与构建成都城市产业的发展生态,为增添成都的“烟火气”和城市文化记忆作出自己的努力。
行业:舞蹈摄影
当摄影把舞蹈中稍纵即逝的瞬间转化为永恒的视觉图像,摄影就成为另一种方式的舞蹈。科学技术、艺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摄影与舞蹈的奇妙碰撞,也形成了舞蹈摄影的蓬勃发展之势。
活动摄影、舞蹈讲坛、课程开班……开年之后,“舞影佳创”一直没闲着。1月,在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顶尖舞者之夜”中,“舞影佳创”作为官方合作摄影机构再一次高调亮相。自2015年“舞影佳创”品牌创立以来,在创始人黄凯迪带领下,“舞影佳创”团队已经深度参与过多次大型舞蹈节目和活动的摄影工作,其中不乏像《舞蹈风暴》等高国民度和知名度的节目。这些年来,“舞影佳创”团队的成员们始终拧成一股绳,在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舞者
在与舞蹈摄影结缘以前,黄凯迪是一名只知道埋头苦练的舞蹈生,天天在寝室、教室和练功房之间三点一线。那时的他,一心沉醉于舞台和聚光灯,享受着在舞台上的每一次旋转和跳跃。但是,“作为舞者,我总有告别舞台的那一天。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艺术生涯,舞者绽放的时刻总是短暂的。”想到未来,黄凯迪心中会生出一些愁思和怅惘。何以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去追寻无尽的艺术,留下永恒的价值?黄凯迪思考着、探索着……后来,舞蹈摄影这把钥匙解开了他心中的时间之锁,给了他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2014年,学校组织举办了一场名为‘舞动吧!川师大’的舞蹈摄影展。”正是那一次,黄凯迪与舞蹈摄影结了缘。那时,他看着一个个在相机里定格的“舞者高光时刻”,感受到一颗心开始剧烈跳动。他跃跃欲试。说干就干!“我找到现场的摄影老师,马上拜师。”就这样,黄凯迪开始拿起相机记录舞蹈。多年的舞蹈经验让黄凯迪能够快速理解舞蹈的内核和情绪,捕捉到舞者最动人的瞬间。
“相比于现场表演和视频影片,照片可以只用一秒钟,就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让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有了一些拍摄经验的黄凯迪逐渐意识到,图片作为一种静态的载体,反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去传播动态的艺术。
“跳舞这么多年,我了解舞者。”黄凯迪说,“每一位舞者都非常渴望与摄影师达成共鸣,留下舞台上的惊艳一刻。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专业舞蹈摄影团队还比较少,这也是舞蹈艺术领域的一个痛点。”黄凯迪在思考的过程中,渐渐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作为青年舞者,我们应该记录好、传播好舞蹈艺术和舞蹈文化。”就这样,那个不知何时偷偷埋藏在黄凯迪心中的创业梦想,开始悄悄生根发芽。
团队
“2015年,我邀请身边的同学加入团队,把自己的摄影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那一年,“舞影佳创”品牌正式创建,那时,黄凯迪正读本科三年级。
2017年,成都“舞影佳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有了,如何让公司更加快速地品牌化,然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打响知名度,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黄凯迪告诉记者:“2017年,我们的作品进入了“国家大剧院‘荷花奖’回顾展览。”被视为代表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荷花奖,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自此,黄凯迪团队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后来,“我们在校外租用了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场地,有了专业的舞蹈摄影棚、舞蹈教室和交流展示空间。”
2019年,随着黄凯迪团队的大量摄影作品在《舞蹈》杂志、国家大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以及美国芝加哥等国内外展览中亮相,他们在业界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这让湖南卫视《舞蹈风暴》栏目关注到这个年轻的团队。就在这一年,节目组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作为官方指定摄影机构参与节目拍摄。
破圈
“这次邀约无疑是对我们的极大肯定!”黄凯迪说。团队的年轻人没有辜负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全舞者组成的摄影班底对决定性瞬间的精妙把握,最终完成了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绝佳视觉体验。这一次亮相,也让“舞影佳创”名声大噪,从“舞蹈界”进一步“破圈”。
从学生团体到专业团队,从邀请舞者当“模特”到受邀拍摄各类大型舞台,从面向国内提供舞蹈摄影服务到走向世界举办国际舞蹈摄影展……这一路,黄凯迪带领着团队不断发掘着舞蹈与摄影结合的最佳方式。在他看来,舞蹈与摄影的跨界融合,可以带来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与巨大的商业价值。
难能可贵的是,在创业成功的同时,黄凯迪不忘积极参与各类文艺志愿活动,带领团队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2020年,黄凯迪团队在四川省舞蹈家协会、成都市舞蹈家协会的共同指导下,策划主办“以舞抗疫”线上舞蹈公益课程,集结全国60多位舞蹈家、舞者,无偿为全网观众献上了50多期精彩课程;2022年中秋节,“舞影佳创”承办“以舞抗疫 共圆中秋”线上共舞活动,在特殊时期为人们送去一份温暖的慰藉……
“新的一年里,我们计划推出‘舞动成都’系列活动,记录舞者在成都各大地标前起舞的美丽瞬间,为成都献上一份礼物。2023年是我来到成都的第11年。成都这座包罗万象的城市,不仅成就了我的舞蹈人生,也浇灌了我创业的梦想之花。我将带领着团队继续立足成都,同时辐射全国开展业务,争取进一步扩大团队的影响力。”
在“舞影佳创”门口的一块展板上,挂着“6702”这个数字。这是截至今日,公司创办以来拍摄过的舞者数量。这些年来,黄凯迪带领着这个新文艺群体,不断拓展舞蹈艺术的新边界。
访谈
记者:创业初期您遇到了些什么困难?
黄凯迪: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学生,所以学业和创业的平衡是一个问题。创业初期事务非常繁杂,我也曾非常动摇,一度想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直接投入到创业当中去。当时我的大学老师极力劝阻我,要我继续研修。在读研期间,我实在忙不过来,就选择了休学两年。现在回过头去看,休学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尽管因为创业,我完成学业用了比别人更久的时间,但正因为这样特别的经历,让我的舞蹈人生更加丰富。
记者:您认为对于“文艺两新”群体来说,成都的创业氛围如何?
黄凯迪:成都的文艺氛围非常浓厚,在这里,文艺工作者和创业者能获得存在感和认同感。这对于“文艺两新”创业群体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优势。另外,在创业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素,成都的文艺从业者多,学习者更多,已经形成了良性闭环。所以,成都成了“文艺两新”群体坚持艺术创作、实现创业梦想的不二选择。
记者:对于未来发展,您有什么规划?
黄凯迪:就我个人而言,在舞蹈编导方面会一直保持创作,追求艺术梦想。在舞蹈摄影方面,我想在2025年之前再举办一次舞蹈摄影展,通过参加比赛或展览,让“舞影佳创”的摄影作品走向国际舞台,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摄影作品。
对公司而言,接下来我们将更好地致力于为热爱舞蹈的人们做好服务。我们计划立足成都,辐射全国开展业务。我们的舞蹈文化交流项目有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就是舞蹈名师高级研修班,今年我们将继续做“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请进来”就是将国内一线舞蹈名师、明星请到成都来,让成都乃至西南地区的舞蹈从业者、爱好者,能够通过高级研修班提升艺术素养与舞蹈技能;“走出去”则是借着文旅融合,将文艺与旅行相结合,开办“舞蹈游学夏令营”,名师带队、舞影陪伴,带领大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翩翩起舞。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实习记者 王茹懿/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