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2月20日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居民参与巡护工作比例达82%

大熊猫守护者 越来越多

春风抚山峦,茂林生万物。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春花似锦,漫林碧透。

王涛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生态巡护队的队员之一,行走林中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王涛的年终总结与数字有关——全年共计巡护60余次,巡护里程500余公里。

记者获悉,自去年年初大熊猫国家公园集体资源与社区人为活动巡护监测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和王涛一样,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加入生态巡护队,用脚步丈量山林。截至2022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共安排当地居民生态管护公益岗位322个,当地居民参与巡护工作比例达82%。

组织巡护监测队

巡护面积覆盖1459.48平方公里

涉及4个县(市)、面积1459.48平方公里、珍稀野生动物种群迁徙繁衍频繁……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间地带的成都片区,面临着地势起伏较大,巡护人手配置不足等问题。

从外招聘巡护人员,对地势不熟;从内抽调经验熟手,难免分身乏术,怎么办?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给出了解决办法:动员当地居民成为守护者,即各管护总站聘请当地居民分别组建一支12人以上的集体资源与社区人为活动巡护监测队,开展相关培训和巡护监测工作。“组织巡护监测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集体资源与社区人为活动巡护监测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内容。”成都管理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巡护监测内容包括对本辖区内非公益集体林、生产生活用地、特殊用地等集体资源使用情况开展调查,查清各类集体资源的数量、用途、种植情况、审批及使用情况等多维度信息。

新身份带来新责任

掌握巡护技能建设美丽家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管护总站龙门山集体资源与人为活动监测巡护队有一位外号叫“熊猫”的队员——任天华,按照站里的规定,每月不少于4天的监测巡护,可他每月在山上要走20天以上。

以青山为家,与绿水做伴,巡护队伍逐渐壮大。去年,通过村委会推荐、管护站公开选聘等模式,成都片区使用国家、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定向聘请30个村的322名社区生态管护员,当地居民参与巡护工作比例达82%,针对性开展巡护专题培训11场,参与人次227人。任天华正是“培训后”上岗的巡护人员之一。

巡护不是简单地爬山穿林,还需要学会野外动物痕迹识别、进行GPS使用、红外线相机安装、野外植物识别等技能实操,从而实现日常巡护与样线巡护相结合。以大邑县管护总站为例,截至2022年底,总共布置红外相机91台,设置并运转实时监控点4处,收集有效相机视频一万余条,涉及大熊猫、雪豹、金丝猴、亚洲黑熊等野生动物经典照片1000余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受访单位供图

--> 2023-02-20 李菲菲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居民参与巡护工作比例达82% 1 1 成都日报 c110868.html 1 大熊猫守护者 越来越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