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由撰稿人约翰·杜根16日说,“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他收到一封爆料信,写信人自述目睹美国潜水员带着“不大的箱子”下水作业6个多小时。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同样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指认美国政府策划破坏“北溪”管道,派潜水员安装炸药。根据赫什后续爆料,美方安装8枚炸弹,只有6枚爆炸了。
带来一些“不大的箱子”
杜根在俄罗斯定居,16日接受卫星通讯社等俄媒采访时说,他去年10月2日收到某一次性邮箱发来的邮件,写信人自称去年6月参加北约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举行的“波罗的海行动-2022”年度演习。发生爆炸的位置就在博恩霍尔姆岛附近。
写信人说,去年6月15日,他看到一批颇为惹眼的美国潜水员乘坐一架直升机抵达演习场,这些人发型奇特,留着各式胡须,着装没有任何军人身份标志。
写信人注意到,那些潜水员携带适用于深海潜水的MK-29型氧氦循环呼吸器,其他设备同样非常专业、价格昂贵。他们还带来一些“不大的箱子”,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这些潜水员在同美军中将交谈后并未前往北约演习海域,而是“戴上呼吸器消失在水下6个多小时。没有一种自给装备能让潜水员在水下停留6个小时。最新军用呼吸装备的自持力最多也就是三四个小时”。写信人说,潜水员返回时,没有携带那些箱子。稍后,这些人被直升机接走。
还有两枚炸弹未能引爆
杜根告诉卫星社记者,自己完全有理由相信那名爆料者。“我认为这封信完全属实。其中包含细节只有亲历‘波罗的海行动-2022’演习以及熟知深海潜水装备的人才能提供。”爆料者在邮件中附上他参加那次演习时的一张照片以及军人证件和护照的照片。
卫星社说,这封爆料信为美国资深记者赫什的报道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赫什8日在“订阅堆栈”网站发表文章,指认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在与国家安全团队秘密讨论9个多月后,决定实施破坏行动。去年6月中旬,以“波罗的海行动-2022”演习为掩护,美国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可用水声设备远程遥控引爆的C4炸药。9月26日,由挪威海军一架P8反潜巡逻机投下一枚声呐浮标,引爆炸药,炸断“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美国白宫、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均否认赫什的说法,这篇调查文章基本被美国主流媒体忽略。
赫什在德国《柏林日报》14日登出的采访中还爆料,美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一共安装了8枚炸弹。由于拜登推迟了行动时间,最后下令引爆时,只有6枚爆炸,其余两枚炸弹因为在水下放置太久,未能引爆。
俄方指认西方国家制造破坏,认定“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是恐怖袭击。俄罗斯已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申请22日开会讨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同步新闻:
面对“北溪”爆料 西方政客闭口不提
为期三天的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19日落下帷幕。尽管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近期曝光美国破坏“北溪”管道一事在国际社会引发震动,但参加这次慕安会的西方政客却对此事闭口不提。德国国内舆论认为,赫什的爆料再一次说明,西方有关俄罗斯破坏了“北溪”管道的指责站不住脚。
慕尼黑抗议人士福尔克表示,西方指责俄罗斯破坏或损毁“北溪”管道的说法毫无意义,因为这条管道是俄罗斯用来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普京怎么可能下令炸毁它。
在西方媒体的一贯宣传中,欧洲的基础设施笼罩在所谓的“俄罗斯威胁”下,俄罗斯应该是炸毁“北溪”管道的“主谋”。一些欧洲学者认为,一旦证实此事系美国所为,将颠覆欧洲民众对这套“西方叙事”的认同。
而对于一些西方政客将赫什的爆料驳斥为“阴谋论”,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是为了抹黑赫什。德国左翼政治家迪特尔·德姆说,当赫什发布了一些内容证明美军是炸毁“北溪”管道的凶手,他们就声称赫什是阴谋论者,这是对记者的歧视和抹黑。赫什的爆料文章也在德国政界引发广泛关注。德国反对党呼吁彻查“北溪”管道被炸毁一事。有观点认为,如果最终证实“北溪”管道确系美国破坏,那么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恐怖主义行径。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