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期间,四大分论坛会集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 数字生活”“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等话题解析数字经济如何助力碳中和发展。
“成都在国内首创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经过两年的孵化建设,“碳惠天府”机制落地实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在“数字低碳 数字生活”论坛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刘迁表示,目前成都已完成碳惠天府门户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等软硬件设施,绿色公益平台具备积分获取、商品兑换、项目申报等核心功能。此外,碳积分场景持续丰富,已上线了绿色医疗、生活缴费等线上场景15个。同时,还开发了碳减排项目70余个,审核登记碳减排量11万余吨,160多家单位和115场会议活动通过认购碳惠天府机制减排量实现碳中和。
在“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论坛上,中建西南院副总建筑师、双碳技术中心总建筑师钟鹏通过在成都范围内的中建西南院中建滨湖设计总部项目、中建西南院第二办公区、独角兽岛3个实践的案例介绍建筑行业、建筑门类实现碳中和路径上面数字化的赋能。“以独角兽岛为例,作为四川省第一批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的试点之一,其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字孪生项目。”钟鹏说,数字孪生技术里面是基于北斗卫星的技术建造毫米级孪生平台,且建造期间BIM对施工直接指导,运维期间整合了应急管理、运气管理以及能耗分析和碳排放监测。“几年后,独角兽岛不仅外观美丽可以匹配公园城市颜值,内在降能和绿色效果也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一直与省级或者地市级平台进行合作,包括在江西打造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系统,在四川天府新区打造智慧双碳大脑。这些很好的探索让我们觉得真正走到地方去落地的过程中,数字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论坛上,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表示,未来的数字化+碳中和方向是能碳深度融合以及测算一体,以及如何与物联网结合,“重轻分离也十分重要,未来很多大的项目需要社会化部署,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分散的点需要云平台,在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怡霏 李长乐 黄雪松 摄影 魏麟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