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2月26日

数字化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院士专家现场献言

围绕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话题,各领域专家学者展开思想交流碰撞,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优势,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

通过健康效益协同

助力成都数字化低碳发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不仅仅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对人体健康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表示,为了了解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科学家使用了大量的数字模型来预测、预报、预警。这些数字模型在区域乃至全球不同的尺度,都可以模拟出PM2.5或气温的变化。

这其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为预测未来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了工具。同时,暴露组学与多种组学的大数据关联,在揭示环境对健康影响及其预防措施等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朱彤认为,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有效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公众健康。

“作为国内超大城市之一,成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针对性问题,比如交通拥堵。”对于成都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低碳发展,朱彤给出建议,“未来,无论是数字化还是低碳城市,要通过健康效益的协同来实现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健康改善的目标。同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空气、气候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欧盟科学院院士任福继:

先进智能助推绿色发展

成都优势显著

在欧盟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任福继看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相辅相成的。为什么数字化技术能助力绿色化?绿色化首要考虑的是环保问题,而数字化可以体现环保,这是最为直观且全面的。“在一个环保项目开始前,借助现有的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对此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模拟,推导出全周期的可能性方案,选取最优方案,在大幅度提高效率的同时,这种可视化的呈现形式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参考。”

任福继用一组数据介绍了算力的“暴力式增长”。他介绍,过去的12年(2010-2022年),用于机器学习训练的算力增长了100亿倍。任福继介绍说,保持如此强大算力的运行,势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既然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那先进智能为什么能够助推绿色发展?“先进智能能够助推绿色发展,主要是把虚拟经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效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需要基于先进智能理念,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任福继解释道。

谈及成都数字化发展,任福继认为,成都确实在数字化方面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因为数字化需要消费电力,而成都的清洁能源发达,这样的区位优势可以为数字化发展打下基础。此外,他还提到,在数字化发展上,成都具有多重后发优势,可以引进沿海城市的先进做法,规避固化的模式,创新探索更加先进的发展路径。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数字化是关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认为。

为什么是必须?他表示,这是抓住新科技产业革命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现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发生,这一次引领发展的正是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结合。”杨开忠表示。

此外,这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要求。而从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发展数字经济的角度看,它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完成绿色转型。“关键在数字化。”杨开忠说,数字化可以创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的开发、广泛有效的应用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而数字经济是结合智能知识和创造力创造财富的经济,是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他认为,数字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必然大规模地增加碳排放,加剧气候危机。因此,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能源系统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根本性的转变。

--> 2023-02-26 吴怡霏 李长乐 黄雪松 魏麟潇 1 1 成都日报 c111204.html 1 数字化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院士专家现场献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