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2月27日

汉砖上的成都与成都的汉代

汉代“宴乐”画像砖拓片

白路/文

成都平原文明,从古蜀时代的迁徙不定,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的成都时代。城市的积累和建设,从先秦开始,到了汉代,成都第一次跻身“一线城市”。《汉书·食货志》记载,公元9年,大汉王朝将首都长安之外的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宛五大重要城市列为“五都”。尤为特殊的是,成都是“五都”中唯一不在中原腹地而又长盛不衰2000多年的。

与枯燥的史书文字相比,成都及其周边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更生动鲜活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座“新一线城市”如何崛起。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成都人口7万6千户,约合40万人,市肆画像砖所展示的只是繁华一角。成都不仅人口众多、商业繁华,而且在农业、制造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全国领先,这就是“一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弋射收获画像砖充满了成都平原浓郁的乡村风情,桑园画像砖则是蜀人种桑养蚕历史的见证。两汉时期,蜀是我国栽植桑树和生产蚕丝的主要地区。为了促进蜀锦的生产和发展,汉代政府还在笮桥南岸(今百花潭一带)专门设立了锦官城。这一“特别工业区”出产的蜀锦,是名副其实的地理标志产品,行销海内外。成都也有了一个新的响亮称号——锦官城。

此外,成都还是汉代的造车基地。据《华阳国志》记载,在成都城西面的内江和外江之间,修筑了一座车官城,专门制造包括战车在内的各种车辆,并特设军营保护。车马过桥画像砖可为这段历史提供生动的注脚。

传经讲学画像砖展示了汉代私学的一个教学场面。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创立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学,汉武帝时这一办学模式在全国推行,掀起了“教育学蜀郡”的风潮。汉代成都,贡献了扬雄、司马相如等文化大家,“蜀学”的品牌影响力堪比孔孟所在的齐鲁地区。这一文化现象载入青史,班固的《汉书》评价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宴饮画像砖、歌舞宴乐画像砖,展示了成都发达的酿酒业和宴饮风气的盛行。在美妙的丝竹管弦声中,人们一边享受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伎人的歌舞杂技表演。成都人享受生活的遗传基因,似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

成都制造的产品影响了当时国内外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还影响了后来中国人的信仰。作为本土宗教,道教滥觞于成都平原。道教祖师张陵在成都鹤鸣山学道,青城山成为道家第一个著名的大型道场。

细细打量着这些形形色色又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汉砖,它们似乎不再是静止的图像,而是生动鲜活的现实,无言诉说着大汉绚烂多彩的成都生活方式。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2023-02-27 1 1 成都日报 c111254.html 1 汉砖上的成都与成都的汉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