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3月03日

从风景到场景 如何看待“文旅新场景”

陈睿 西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

“文化创意”已经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要素

锦观智库

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力量,是促进城市发展、推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而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似乎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你是如何看待的?

陈睿:是的,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文化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与普及。这反映出,数字化对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和产业结构的促进与改变,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与重视。

因此,我认为,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文化创意”已经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要素。这种要素能够与资本、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参与生产流通过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倍增效应。这使得对“文化产业”的传统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化产业不仅仅包括自身涵盖的各种子产业,还可以依托“文化创意”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参与相关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制造业等产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旅新场景是综合性的生活与消费的新经济集成平台

锦观智库

具体到文旅产业,数字技术是怎样与文旅场景进行深度融合的?

陈睿:一般来说,广义的“数字文创”可以理解为推动数字技术全面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全过程。对于文旅产业来说,就是应用数字技术对国内外潜在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进行精准分析,从用户群体细分、旅游路线选择、文创产品设计等方面,综合提升消费者在消费全过程中的体验水平与用户价值。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促进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加快恢复入境旅游,推出‘最成都·文旅新场景’100个”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在我看来,“文旅新场景”是承载“三城三都”具体实施的基本单元,核心是多种产业要素的集成与融合。“三城三都”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以及餐饮业、音乐产业、会展业等产业形态。因此,对文旅新场景的理解应不仅限于狭义的“文旅”范畴,不同于风景,它是综合性的生活与消费的新经济集成平台,是推进业态融合、价值链融合的重要抓手,其基本目标是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多种不同业态之间的“价值共创”。

成都要破解同质化,对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

锦观智库

打造“文旅新场景”,成都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陈睿:在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是如何破解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成都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在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是成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成都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不同客源群体的需求,依托现有的文旅景点,推出一批具有新意、差异化、细分化的特色文旅产品。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重点发展基于元宇宙相关技术的虚拟旅游、研学旅游、网红民宿等,持续推进成都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施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此外,也可以将场景打造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推进打造“天府古镇”“川西林盘”品牌建设,助力田园林盘农耕消费区的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张舟

--> 2023-03-03 张舟 1 1 成都日报 c111435.html 1 从风景到场景 如何看待“文旅新场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