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张帆
万紫千红、朝气蓬勃、生意盎然,在这样一个寓意新生和勃发的时节,我们正式迎来了今年全国两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这是春天里的约会,这是春光中的“和鸣”。
3月4日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王超回应热点,“‘一带一路’倡议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政协首场“委员通道”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在国家需要时,想用就有,想干就能”“越是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就越要重视读书”……这些掷地有声的发言,话音刚落就登上了媒体网站的头条热搜,这背后是全国两会与民意民声的同频共振。
3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聆听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五年来,人民政协落实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提升协商质量,广泛开展凝聚共识工作,充分发挥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推进工作创新,加强自身建设。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成就斐然。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政协性质定位,从“国之大者”到民之关切,以高质量的履职挥笔作答时代的考卷。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关键之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必须聚焦中心工作持续提高协商效能”……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首次亮相的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要跑好“接力赛”,以务实建言、凝心聚力的行动,画好“最大同心圆”。
力量源于团结,奋斗开创未来。一个国家走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征途上,离不开全国上下砥砺奋进、团结一心。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要走好团结奋斗的必由之路。一步一脚印把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一个人、一座城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将个体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事业中的过程。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我们每个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要不负嘱托期望,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不断集聚起守正创新、奋跃而上的强大力量。
新征程已开启,让我们同心共赴一个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美好春天。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将城市发展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浪潮里,我们定能交出一份无愧伟大时代的优异答卷,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