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是上海知名的“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1.6公里长的南昌路,承载了好几代上海人的回忆,宁静、浪漫、艺术是这条路的主旋律。
全新打造的“遇见·南昌路”,可以说是上海黄浦区自2018年以来持续打造南昌路“美丽街区”的必然结果。历经蝶变后的南昌路街区,进一步凸显了“海派建筑、名人汇聚、荣光印记、时光花巷、文艺生活”五大文化特色。依托南昌路街区开展的专项文旅活动“趣游环复艺术季·偶遇南昌路”,颇受附近社区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利用多元化艺术类型(如展览展示、艺术沙龙等),共同营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文化的街区体验场景。
在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的推动下,南昌路沿线形成了一系列有机联系的特色活动常设点,既深度诠释了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效保持了沿线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性活动的人气与活力,体现出风貌焕新和功能提升的努力方向:造就崭新多元的都市文化生活样态、形成更高级别的社会文化辐射力。南昌路沿街多点位“好去处”的打造,似乎“下活了整盘棋”,也为沿线各单位主体的联动、联建营造了更好的氛围。
在南昌路街区,咖啡店家们走到一起,通过“金咖联盟”打造本街区特有的咖啡文化,让南昌路多了一张口耳相传的咖啡标签。一系列特色旅游路线围绕着“海派建筑、荣光印记、名人汇聚、时光花巷、文艺生活”等主题日趋成熟;夜间文旅休闲游憩活动“瑞动魔方”则串联起街道组织的各种运动类活动,搭建起了辖区内体育爱好者的互动平台。
“家门口的好去处”为上海形成更多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和标杆。
比如上海的“爱企谷集市”,它的开发者和管理者较早地意识到,产业园区所在区域的人流潮汐效应可能会带来不利因素,要想办法化解。于是,他们主动作为,利用产业园区商业配套的有限空间,探索将“生产、生活、生态”无边界融合。无边界融合的目的是既让在那里工作的人可以开心创业、快乐生活,也以高度场景化、融合时代文化元素等方式,打造“年轻力新聚场”,将园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爱企谷集市在开业后不久,就入围了一些上海本地小吃快餐人气榜。这是爱企谷集市管理方重视市场营销的结果,但这也与开发者、管理者重视园区功能定位、流量引导密不可分。专家认为,如果爱企谷集市能够在服务于园区周边居民和服务于更广泛的游玩客流之间,达成一个持续的平衡,它的未来将更可期,也将为众多产业园区缓解人流潮汐效应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