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阳光下,大邑县出阝江镇太平社区的青鸟旅舍里,新老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品古茶、话家常。
“在居民的建议下,我们将闲置的村委会用房改造为青鸟旅舍,并聘请创意团队对老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大邑县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通过共商共治,推动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成都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各级党组织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一体严密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同步增强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统筹抓好资源保障与治理能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精细服务 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走进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几块写满文字的展板引人注意,这是安公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千件民生小事攻坚”行动问题解决清单一览表,清晰记录了居民反映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近年来,成都坚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构建赋权提能、精准精细的服务体系,在服务中彰显政治属性、凝聚党心民心。
在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和提升街道社区统筹协调功能的基础上,成都在全国率先颁布地方性法规《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建设运营党群服务综合体217个,统筹设置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5237个,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
强化服务精准供给,成都深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市级层面实施重点领域项目367个,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8.2万个,新建人才公寓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1万套。
提升社区宜居品质,成都持续深化社区空间治理,累计实施老旧城区改造项目859个、社区微更新项目1255个,整治背街小巷3257条,打造特色街区132个,建设社区美空间、社区运动角、社区音乐厅等特色场景5000余个。
优化民生服务供给,成都深化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217个社区综合体,植入家政服务、生鲜零售、生活维修等8类180项社区生活性商业服务,开设社会化运作的社区养老院224个、日间照料中心2740个、老人助餐点421个。召开中国(成都)社区商业发展促进大会,2022年度发布社区商业需求178个,发布优质供给项目126个。
一项项精细化服务的推出,切实解决了一项项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助力成都连续14年荣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智慧治理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拿出手机,进入同德社区微信公众号,跳转到乐享同德小程序,可以一键预约社区场地。”通过乐享同德,青羊区居民王蓉已经成功举办了好几场亲子陶艺课。乐享同德小程序是同德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承载。
坚持“城市治理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成都以“智慧蓉城”建设为总牵引,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
近年来,成都发布了西南地区首个智慧社区建设导则,搭建“115N”智慧社区总体架构,出台智慧社区建设导则和指导意见,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贯通的“社智在线”综合信息平台,实现3045个社区、5.2万个小区院落和村民聚居点全覆盖,建成“小区治理”“e管家”等5个全市通用示范场景,汇聚“人、地、事、物、情、组织”六类数据,建立“社区数据专员+网格员+微网实格”数据治理队伍,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开放使用。
依托智慧蓉城建成贯通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蓉易办”智能政务服务平台,成都实现群众和企业依规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创新集成12345市民热线和亲清在线“总客服”,让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接诉即办”,实现基层应急处置“快、准、实、暖”。
与此同时,成都打造“天府市民云”市民服务总入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功实现全市95%以上在线服务“一号通行、一键办理”。近五年来,天府市民云向市民提供教育缴费、挂号就医、住房证明、公积金缴费、交通出行等服务项目840余项,服务6.6亿人次。特别是公积金、教育、住房、社保等高频民生事项线上服务让市民少跑腿8000万人次,减少线下政务窗口办件量50%以上,2022年市民满意率达95.3%。
微网实格 推动网格管理向网格治理转变
近年来,成都坚定落实“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重大要求,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受到中央政法委、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肯定,成都基层代表禹庙村党委副书记蔡小雪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成都“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在农村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
优化网格布局,结合实际将全市社区一般网格优化调整为1.4万余个。以网格力量3小时内完成工作任务为基本考量,将1.4万个一般网格划细划小为12.4万个微网格。建成网格党组织5.6万个,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专属网格党组织”的“3+1”组织体系。
配强网格力量。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指派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总网格长,选拔能力强素质硬的社区党组织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一般网格长。固化党员报到入列、“五包一”等做法,发动下沉党员、居民小组长等16万骨干成为微网格员。
规范网格运行。构建“1+6”微网实格运行机制,建立微网格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形成“网格呼叫、街镇处置、部门报到”工作格局。
“基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资源保障与队伍力量同步抓牢,强化基层骨干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成都市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