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踏上新征程,阔步春风里。全国两会闭幕,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陆续返回工作岗位。
扎根基层,他们是最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他们有哪些新的谋划,正在进行哪些实践工作?用心用情用力给群众解决了哪些急难愁盼问题?
本报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记录基层代表、委员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带领群众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凝心聚力向新征程出发的生动故事。
早春3月是岷江村最美的季节,乡村绿道干净平整,两侧的油菜花、红叶李、垂丝海棠竞相绽放,绿树掩映着白墙黛瓦,置身其间如同漫步在郊野公园。
“《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话很朴实、接地气,在里面能找到岷江村发展的路子。”走在村道上,陶勋花深深呼吸了一口弥漫着花香的空气,她感叹,“岷江村太美了!我更加觉得有一种使命感,要用从北京带回来的两会精神指导工作,让岷江村变得更美,让更多人看到岷江村的美!”
走访产业项目 为经营者支招
在北京期间,陶勋花十分惦记村里的产业项目。3月14日,陶勋花回到岷江村的第二天,上午就去查看了几个在建的产业项目。当然,也少不了探访那些经营中的乡村旅游项目,询问这段时间的经营状况。
近年来,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乡村产业转型新路径,引进20多个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村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陶书记,你上周在北京,没看到我们这儿周末人有好多。”在植悟营地,经营者高兴地告诉陶勋花,“村里很支持我们,游客多了需要增加临时用工,村里很快就帮我们找到合适的人手,解决了燃眉之急。”
走访不仅为了了解情况。在九坊墅宿门口,陶勋花还给经营者支招,“门口这块空地可以打造一个新场景,游客来了之后可以在桂花树下围炉煮茶,感受最纯正的乡村韵味。”
分享两会精神 抓就业增收
“今天去了几个地方,他们都说上个周末来村里游玩的人很多,大家都想着抓住春天这个黄金季节搞好经营。产业项目增收了,村集体才能增收。”下午,陶勋花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了个现场会。
“岷江村有5000多名村民,其中劳动力就有3000多人。还需要引入更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才能解决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陶勋花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两会“要点”:“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
“引项目容易,运营好项目难。”陶勋花再三对村委员叮咛,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引入更多优质项目的同时,是要配合经营者做好现有项目的运营工作。“项目运营好了,在项目上务工的村民收入才有保障,村集体也才有分红!”
陶勋花还说,下一步要做好村民的就业培训工作,以及发展小微盆景、蜀绣和手工编织项目,帮助村民灵活就业,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其中,拓展增收渠道。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让我们深受鼓舞。”陶勋花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
摄影 彭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