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信心 共促经济发展”,昨日,由省、市市场监管局,省、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锦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锦江区春熙路举行。
活动现场为20家2022年度创建放心舒心示范单位和4家新设立的市消委投诉站进行了授牌。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联合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八项工作举措,并正式上线“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蓉易退”服务平台。
此外,现场还为广大消费者开设了40多个消费服务与咨询展位,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产品质量、计量与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
全国消费者满意度测评
成都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围绕“提振消费信心”这一主题,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一组数据——以服务促品质,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品牌培育,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保持在90以上,荣获中国质量奖15项、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以利剑保安全,打响铁拳、春雷等执法品牌,重拳整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市场乱象,三年查处违法案件5.4万件,牢牢守住市场安全底线。
以维权解民忧。构建起“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局所联动”的投诉举报处理体系,目前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773家、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位1315家,三年办理消费者诉求8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亿元。
消费者获得感增强,成都市在全国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为全市消费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
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
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围绕消费维权工作安排部署的八项工作措施具体看来,包括建立一流维权服务团队。如成立汽车、家电、医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消费服务专家团队,为消费维权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破解维权难题和壁垒;组建公益律师顾问团队,为消费维权提供法律援助。
全面推行投诉信息公示。针对消费侵权行为多发、社会关注度高、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经营者,强化行政约谈引导,向社会全量和重点公示消费投诉信息,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落到实处。
加强消费领域信用建设。探索建立消费者意见收集评价机制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利于消费者辨别和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推动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位提质升级,引导经营者诚实守信经营,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让消费者敢买敢试
增强经营者竞争力
“本次开通上线的‘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蓉易退’服务平台,首批入驻线下无理由退货商家133家。”据现场介绍,该平台是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消费环境优化和实体经济发展,全域推开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以消费“小切口”,服务社会“大民生”的创新举措。
平台融合了“商家信息展示、社会公众查询、投诉举报处理、消费评价监督”4大功能,实现市场监管部门、经营者、消费者三方互联互动,力争让消费者敢买敢试、为经营者增强竞争力,全面提升线下消费的体验感和舒心度,从而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
此外,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局正在联合德阳、眉山、资阳3市研究制定《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规定》,该《规定》明确了“政府倡导、企业自愿、承诺即受约束”的工作原则,并已于3月初在四地同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下一步将重点抓好《规定》的标准统一和联合出台,为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静宇 实习记者 胡瑰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