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3月18日

开局示范区:人城相宜 和谐共生

紧接01版 2022年,该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1万余件,解决率96.21%,满意率96.14%。

去年以来,随着智慧蓉城建设的加快,12345横向打通了百余个市级职能部门,纵向实现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已打造成全市统一的群众诉求受理平台、业务办理平台、数据共享平台、行政效能投诉平台。

“优化服务,完善治理”,大城善治、永无止境。1月28日,成都12345亲清在线正式启动,通过集成12345助企热线、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四大服务方式,打造成都政企服务“总客服”、便企利企“总平台”。

从服务市民到服务企业,12345热线只是成都持续完善智慧治理体系的一个剖面。一年来,成都全域全维建立运行管理体系,智慧蓉城“王”字形架构加快完善,聚焦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运行四大领域,已接入2210.6万个感知设备。

“地下”的成都,同样蕴藏着蓬勃的生命力,持续推动地下空间多元复合利用,让城市的“里子”更出彩。

刘士恩是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作为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长顺村停车场项目的负责人,他在今年大年初七就返回项目现场,继续和团队给停车场“穿”上打破常规的“无缝天衣”,为类似工程提供“成都经验”。

“这么长的停车场,仅设置两道变形缝,这是成都地铁首个不设变形缝长度超500米的地下结构。”刘士恩指着图纸介绍,这可以减少渗水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并优化管道布置,降低成本。

随着移交日期的临近,这里很快将正式投用,成为36辆地铁列车夜间“休憩”的场所,可实现列检、一般故障处理、清洗及定期消毒等日常维护工作。

在地上,“赵静丽们”走家串户,守望着街坊邻里;在地下,“刘士恩们”创新不断,让城市韧性生长;在云上,“陈鑫们”指尖挥舞,守护着一城烟火……开局这一年,公园城市的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持续提质。

(二)

“幸福成都”,让美好生活近在身边、实景呈现

春光烂漫,成都之南,白鹭湾湿地公园生机勃勃——近观草木葱茏,游客泛舟湖上;远眺白鹭高飞,翱翔于蓝天。距离公园不远处,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正加速推进。

未来公园社区,一种集成公园城市形态、现代城市功能、新兴产业业态、市民生活体验的空间载体和试验场景。其导向,正在于彰显公园城市形态功能、满足市民品质化生活需求,构建幸福美好公园社区体系。

2022年,《总体方案》获批,成都启动建设首批25个未来公园社区,白鹭湾未来公园社区正是其中之一。

“让产业人才在有风景的地方创新创业。”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环城生态公园和白鹭湾湿地公园生态禀赋,社区提供多元创新空间载体,“重点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鸿蒙生态软件产业链、深投控物联网产业链、智慧交通产业链等多条特色细分产业链。”

市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公园城市的风景,产业在社区就能成链聚集,更多的未来生活图景被智慧治理有机串联……示范区建设开局这一年,每一个未来公园社区,都在不同的定位中探索尝试。“十四五”期间,成都计划建设200个未来公园社区,推动公园形态与社区肌理相融,打造一批典型范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家门口有生态、有产业,更多了温暖贴心的服务。

中午11点过,暖阳洒满锦江河畔。家住锦江区春熙路街道盐道街社区的李阿姨和老伴准时出门,前往位于盐道街社区大塘坎街的幸福食堂就餐。

400平方米的空间,设有36个餐位和5个套间。红烧肉、宫保鸡丁、烂肉豇豆、清炒油菜……有套餐,也能单点,好吃又不贵,“我和老伴都70多岁了,煮饭不方便,社区食堂的开业,让我们不用担心每天吃什么了。”李阿姨笑着告诉记者。

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仙韵社区的儿童之家,每天都会迎来很多小朋友,拉着大人们的手来参加有趣的活动——手工制作、水彩涂画、亲子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社区为纽带,孩子们有了一方快乐的天地,社区党员志愿者张燕说,“在儿童之家,孩子们很开心,家长们很放心。”

聚焦“一老一小”,让家门口的养老托幼服务不断“上新”,持续推动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正是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组成——开局这一年,成都完成35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推进“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市民平均通勤时长缩短两分钟,49个大运会场馆全部投入运行……

今年,成都还将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等多个领域统筹实施重点领域项目545个,总投资6991.48亿元,让市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更多的“实景图”。

一座迈向现代化的城市,精神富足和物质富足都是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

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馆。书香与美景交融,艺术与生活共生,这座“开在公园里的图书馆”,成为公园城市文化生活的一个鲜明标注。

最新数据显示,成都目前拥有172家博物馆,总数为全国第2;实体书店数量超3000家,位居全国城市第1位……闲暇时光,去成都博物馆观展、去书店读书、去城市音乐厅听音乐会、去大运场馆打球出汗……成为越来越多成都人的选择。“三城三都”建设,让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也持续涵养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社会风尚。

2022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2022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成都再一次脱颖而出,连续1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着力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这正是“最幸福”背后的成都秉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马玉宝 刘金陈 刘飞 刘依林

--> 2023-03-18 马玉宝 刘金陈 刘飞 刘依林 1 1 成都日报 c112072.html 1 开局示范区:人城相宜 和谐共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