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专栏,对横穿马路、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私拉乱接等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
3月19日,记者对部分曾被曝光的点位进行回访,发现部分点位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环境变好了,秩序规范了,市民举止也更加文明,但部分点位仍然存在问题,乱停车、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亟待进一步改进。
点位:望锦农贸市场
地面干净卫生 市场秩序良好
3月5日,本报记者对望锦农贸市场地面菜叶清扫不及时,出入口杂物乱堆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了曝光。3月19日,记者在对望锦农贸市场回访中发现,该市场地面干净卫生,有多位工作人员在现场开展工作,整个市场的秩序良好。
在市场的主入口处,有专门的非机动车停放点,工作人员提醒骑车前来买菜的市民,将车有序停在停车点。
进入市场,地面没有菜叶、塑料口袋、纸屑等垃圾,卖菜的摊主也很自觉,没有将择剩的菜叶随意扔在地下。保洁人员对垃圾的清扫很及时,保证了市场的干净整洁。
“市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这个市场的人流量很大,希望继续保持下去。”买菜的市民刘女士说。
点位:高笋塘巷
单车停放规范 卫生有所改善
3月10日,本报记者对高笋塘巷共享单车乱停放,堵塞人行通道的问题进行了曝光。3月19日下午,记者进行回访时,发现相关问题已得到整改。
记者来到街边花台时,发现之前被共享单车塞满的人行通道变得整洁通畅,里面没有停放一辆共享单车。车辆都整齐停在划线区域内,占用绿化带停车的现象也荡然无存。路边广场里,乱张贴的“牛皮癣”已经被清理干净,广场整体卫生环境不错,来散步的市民也很自觉,没有乱扔垃圾、乱堆杂物的行为。现场,还有几名工作人员在四处巡逻、维持秩序,发现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他们会立即上前制止。
不过,记者在走访时,还是发现有部分市民遛狗不牵绳,小狗在人行道和绿化带里乱窜,可能影响到周围行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点位:西体路15号院
杂物已经清理 车辆仍有乱停
3月17日,本报记者曝光了西体路15号院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的不文明现象。3月19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西体路15号院进行回访,发现院落内的垃圾、杂物已被清理,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居民随意晾晒衣物。
记者首先来到三单元门口,发现上次门口堆放的垃圾已被清理,单元楼一层的杂物也已经被移走,虽然问题有所改善,但记者又看到,有居民在单元楼门口的铁丝上晾晒了衣物,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走上二层,墙壁也同上次记者探访时一样,与一层的白墙形成鲜明反差,墙壁依旧是灰黄色的。
回到院内,记者看到上次探访时停放在草坪的车辆已经开走,却又有一辆三轮车停了上去,没有按规定停放。记者来到居民楼后边,角落堆积的杂物已经得到清理,现场环境整洁了不少。
点位:培风路271号小区
消防通道被堵存在安全隐患
3月12日,本报记者对培风路271号清溪雅筑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私人占用绿化带等现象进行了曝光。3月19日中午1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小区门口占道经营的问题已被整改,商贩不在人行道上摆摊,道路通畅不少。
小区内电瓶车、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仍然明显,不少汽车停在消防通道上,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具有安全隐患。绿化带内垃圾有所减少,但私自搭建的围栏并没有拆除,公共区域变成私人“后花园”,园内杂物堆积,侵害公共利益的同时也影响小区美观。在小区内,记者还发现某居民楼有外墙皮脱落的情况,一些建筑垃圾堆在绿化带中无人清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