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3月23日

知播成顶流 网络学习新日常

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传统文化,拥有千万粉丝的“意公子”,多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政协委员

13位借助互联网传播知识的退休教师视频截图

本月初,“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主办方颁出“银发知播”奖项,以致敬“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显示出当前泛知识类短视频创作与传播的火爆。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从纸媒转向“指媒”、将世界变为“视界”,这已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互联网为知识传播提供了路径,而视频平台则充当了桥梁,视频平台将丰富的内容以高速直接的方式输送到用户面前,成就了一场知识传播者与公众的双向奔赴。

线上“文化”如何“出圈”“出海”

短视频怎样探秘中国人的文化原乡?网络科普如何起到潜移默化、入脑入心的效果?拿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为例,美食、武术、京剧、汉服、竹编、榫卯、皮影戏、水墨画……这些文化元素赋能视听内容开发,经过短视频化的传播,不仅“出圈”,更在“出海”。

从开水白菜到满汉全席,知名美食短视频系列“日食记”,在记录制作中国传统美食的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对食物的理解,常常引来网友留言:“请来我家做菜吧!”

做了50余年木匠的“阿木爷爷”,他传承的千年木工手艺堪称别样的“中国功夫”,一套套充满“魔法”的榫卯木工玩具堪称古代“乐高”……

中国非遗匠人在制作、表演等过程中展现出的那份专注和专业,加以平民化叙事和生活化叙事,更能够为网友提供“沉浸式体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点赞知识类内容的抖音用户较此前增长44.1%。那些文学类的短视频创作者,总能寻找到一个能够体现作者个性特点的小切口,注入了一股能让大家刷屏“懂了”的清流。镜头前,“意公子”吴敏婕一袭绿衣,一个抱枕,席地而坐。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和晦涩的历史知识娓娓道来。从2013年创办“意外艺术”到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吴敏婕一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大众文化传播。而今年,她还多了一个新身份: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她说:“随着近几年短视频平台在国内外市场落地开花,短视频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虽然每段视频作品只有几分钟时长,但她和团队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素材、碰撞观点。好的内容是深入浅出的,如果一个内容不够深入,就难以直击最精华的部分;如果一个内容不够“浅出”,就不足以实现大众化。“在这方面,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文化自媒体工作者,往往更擅长通过短视频等不同形式,以接地气的表达完成‘浅出’。在实践中我们也感受到,要想实现内容上的进一步‘深入’,则需要更多专业学者或研究人员提供内容上的支持和帮助。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自媒体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进行沟通合作,大家取长补短,打造更优质的作品。”

除了拼内容,还要“上手段”

为什么有的人读一本书坚持不了,却可以在短视频中学习知识?擅长通过漫画在网络普及知识的“混知”给出了一种答案——这里永远是一个涨知识,还不耽误开心的地方。其创始人陈磊认为,“让严肃知识在漫画中精准抵达。”他们的“手段”也不复杂,先阅读文献、咨询专家,从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找准事件人物的逻辑关联关系,在确保内容准确前提下再往里“塞段子”。

“不刷题的吴姥姥”是同济大学的退休教授吴於人在抖音平台的账号名,她与另外12位“银发知播”获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们被粉丝们尊称为“国民教授”,共同在线上建起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吴於人在抖音拥有400万粉丝,“如何在短时间内将一个知识点讲透彻?就要在实验器材选择上更贴近生活。”比如,她用铁锅讲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用扫把讲太空宇宙射线,用羽毛球拍讲正负电子对撞机,用面团讲拓扑学,用橡皮筋讲一维驻波……

星球研究所是当下视频号中最大的科普自媒体,从山川、河流到云雾、星空,从工程发展到科技革新,一期期观点独到、制作精良的视频总能让受众追捧。自《100年重塑山河》全网刷屏获得2.5亿次播放后,《中国从哪里来》《什么是成都》等也成为爆款。主编魏桢表示,他们的创作坚持四个原则——专业性、审美、观点和情感,“要掌握足够的授权素材,团队精心花时间打磨,我们希望用短视频触及到更多的观众,并通过轻量化的方式传达一些观点。长视频制作周期比较长,但对于传播知识来说,未来是一个趋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知识的传播是单向的,短视频却具备社交互动特征。除了深耕内容、比拼创意,还要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互动功能。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正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被搭建,比如用户在弹幕或评论区就视频探讨的某一问题发表见解,可能带给创作者新的启发。社会学专业毕业却从事微电影类短视频创作的唐小武认为,重要的是一种始终学习的状态,“短视频创作不仅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也能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到新知识。”

“变现”,让生产创新可持续

为了做强泛知识板块、扶持视频创作者,各平台可谓绞尽脑汁,除B站、西瓜视频、抖音、快手以及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覆盖了各种时长的视频平台之外,知乎与百度也来抢占所剩不多的市场份额。

不像泛娱乐视频可以带货,知识类短视频“变现”是个难题,如果不能够跑通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光靠平台补贴的繁荣是不持久的。如何保证内容的知识含量同时实现创作与营收平衡,这也许关乎泛知识类短视频的未来。它们不是看在某个时间点有多“火爆”,而是作为一个品牌能够在某个领域里生存多久。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构建内容付费、知识付费的模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提出,用直播打赏鼓励知识传播者,“你去看一次戏曲演出,你都要买票,只有更精彩的艺术内容,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老师可以通过发布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内容直接获取用户,再推广和销售视频课程。而一些短视频头部服务商则会根据知识创作者的需求,开发相应小程序,创作者可在短视频领域打造其特有的教育服务产品。伴随着知识创作者愈发重视短视频平台流量,以及如何进行私域运营,从知识付费到教育服务的升级是必然的。

像星球研究所这样的机构,是靠广告收入和产品收入维持生产并盈利。因为其视频产品自带流量属性,进行品牌传播,客户类型基本上为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和很多城市的宣传、文旅机构;产品收入则主要靠图书版税。在他们的团队看来,只要坚持极致的内容创作,一定会有商业化的价值。但无论采取哪种变现模式,“内容为王”始终是不变的法则,“必须要细心打磨,要对知识负责、对受众负责。”

对于泛知识类短视频来说,如果是同质化的生产方式加之审美上的肤浅表现,难以实现同款内容形态的升级换代,注定会慢慢淡出观众视线。只有优质内容,才能持续不断地将知识优势、学习能力转化成商业价值,并反哺更多优质的短视频产出。

“做公益”和“凭兴趣爱好”,只是生产链上一小部分动力,惟有推动产品“变现”,才能提升泛知识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知识创作者获得长久的驱动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 2023-03-23 黄一可 1 1 成都日报 c112290.html 1 知播成顶流 网络学习新日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