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墙、绿满窗、庭前树、后院花,春日里,新都区桂湖街道新桥村的桂碧小院把一个美丽乡村的农家院落诠释得形神兼备。
它的新颜来自新都区实施的农村院落环境整治,来自桂湖街道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为统领开展的“美丽香城·宜居乡村”示范村、示范院落创建工作和农村“村容村貌、文化空间、村庄价值、乡村治理”四大提升行动。
2019年以来,桂湖街道新桥村在示范院落创建方面持续发力,组建了自治队伍,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途径,安装竹围栏、美化墙体、改造花园,同时广泛运用桂花元素,糅合新都文化,打造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氛围活泼的院落环境,先后美化提升桂碧小院、六合家院、五心家院、蔡家碾4个“最美院落”,不断创新乡村院落治理方式方法,持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计划到2025年实现61个散居院落全覆盖,探索出了一条“系统化推进、多元化投入、物业化管理”的创建之路。
像新桥村桂碧小院这样的院落在桂湖街道比比皆是,精心打造的美丽环境如何保持?桂湖街道积极探索“乡村型物业”,启动“物管进村”,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物业管理服务。
怎么建?
“一院一策”留住历史记忆
据了解,新桥村在完成“两委”换届后,对全村的人居环境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新桥村作为示范点位要起好头、带好路,让农村美起来。我们村打算每年以一个院子作为点位进行美化提升,一步一个脚印,力争让新桥村的村民都拥有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新桥村党总支部书记韩晓娟说。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符合群众诉求是关键。新桥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林盘党小组、林盘整治院委会、设立文明劝导员、院落整治意见箱,多渠道收集村民诉求,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和院落坝坝会5场,精准对接村民诉求。成立院落创建工作小组,按照“两委”包社包院落入户宣传,做好思想工作和解释说明,打消村民顾虑,力争做村民都满意的整治工作。
按照“示范引领、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步骤,新桥村以桂碧小院为试点,按照“村上出一点、村民筹一点”的方式,所有入院道路建设资金采取村社+村民自筹形式,村社提供商混材料,人工和涵洞等由农户自筹,村民投工投劳,出资出智。
按照“一院一策”原则,成立院落委员会、制定院落公约,因地制宜挖掘院落特色,充实院落文化,桂碧小院突出新都香城桂花文化、六合家院围绕农耕文化、五心家院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忠、孝、诚、信、爱”,蔡家碾以院落内老石碾而得名,留住历史记忆。
怎么管?
激发内生动力实施物业化管理
召开村民议事会,针对院落后期维护问题,借鉴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村民每年每人收取50元,根据院落大小,每个院子每年收取维护费用9000元—14000元,收取的资金由院落委员会管理,用于院落维护,村委会进行监督。
优先聘请院落内困难户担任保洁员,负责院落的卫生保洁。院委会和村民共同对保洁员进行监督,对不称职的保洁员可以向院委会提出解聘。
通过院落评比激发动力,参与区级“最美院落”评比,积极争取资金作为下一个院落的启动资金。同时在院落内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对入选者奖励鲜花绿植用于装扮庭院居室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不断点缀院落环境。
建立大件垃圾联络员制度,采取专人负责,上门取件,运往大件垃圾堆放点,解决大件垃圾无处存放影响村容村貌问题。
通过不断探索,新桥村形成了一条村民“自己动手、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乡村治理模式,逐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细化到院落,实现院落自治,将乡村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前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紧盯实效,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期待有颜值的新桥村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进程中更美绽放。
新都桂湖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