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4月11日

厚植创新土壤 成都造发电玻璃一路闪耀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今年3月,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成为玻璃领域唯一获奖项目。

“中国工业大奖”是200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旨在表彰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从理论转化为实物,从成都走向全国,一路成长离不开创新土壤的孵化和培育。

有光就有电

成都发电玻璃打破国外垄断

在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展示厅内,工作人员拉开墙上的一块红色幕布,幕布下方是一块黑色玻璃,随着幕布揭开,与玻璃板相连的小灯泡逐渐亮起,当幕布盖上,小灯泡又熄灭。

“有光就有电”,这就是碲化镉发电玻璃的秘密。

成都中建材自主研发出碲化镉发电玻璃,打破了国外垄断,具备弱光发电、抗衰减、低温系数等优势,成为推动绿色建筑体系建设、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关键功能材料。

“要生产出碲化镉发电玻璃,需攻克规模化制备大尺寸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动态镀膜工艺、成套装备研发等一系列问题,当初我们也曾遇到一系列瓶颈。”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介绍,在创业之初,公司曾遭遇各种困难,在最困难的2012年、2013年,产品一直没有生产出来,公司300多名员工只剩下29人。

在低谷的时候,国家和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省委组织部为顶尖创新团队提供了800万元资金支持,2015年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增强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专项支持1.59亿元,公司所在双流区各级部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如今,发电玻璃不断升级迭代,先后参与北京冬奥会绿色电力工厂、场馆指示牌等应用场景项目,开辟了一片科技创新的蓝海。

搭平台建中心

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厚植创新土壤。更多像发电玻璃这样的科创项目正在孵化和培育。

日前,在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项目“DSA用低剂量高分辨率大面阵CMOS平板探测器的研制”启动会举行。该项目旨在突破医疗影像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端DSA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孵化平台,通过校地企协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记者了解到,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今年双流区创新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该中心采取线上线下运营形式,依托于博士云平台建设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线上生态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城市大脑。

截至目前,中心已先后开展工业企业提质转型座谈会、企业技术供需对接活动、产业创新月、科创菁英会创新挑战周供需对接会等活动,为促进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协作平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方耀 文/图

--> 2023-04-11 陈方耀 1 1 成都日报 c113146.html 1 厚植创新土壤 成都造发电玻璃一路闪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