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4月12日

城市发展与大型会展如何双向奔赴

张裕鹏 张浩然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通过举办展览、会议和节庆活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从而创造商机,并带动若干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因其具有效益性高、联动性高、导向性强、凝聚性好、专业性强、交融性大等特点,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会展行业是典型的都市产业,代表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和时尚化水平。在全球各地,不同城市利用其优势产业,打造国际性会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与世界经贸往来,并且还能成为展示国家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米兰和法兰克福如何成为全球性会展之都

一说到会展,人们也许都会想起时尚、会展之都米兰。这里先后诞生了米兰国际家具展、米兰设计周、米兰时装周等一系列展示世界顶级潮流与生活方式的展会。米兰设计周创办于2000年,是世界三大展览之一,专注于服装设计、家居设计产业,在功能上将设计、会展、买手、论坛、旅游融为一体。米兰设计周如今拥有举世瞩目的地位,经历了好几十年的发展。

一是突出意大利设计语言,逐步扩大展会的影响力。以米兰设计周的发展历程为例,其起源于意大利家具协会主办的首届意大利国际家具展,在展会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延伸内容,先后举办了厨房家具、灯具、办公家具等展览,在米兰国际家具展原有的基础上同时开始举办米兰设计周;二是打造城市设计品牌,营造全域参与氛围。米兰家具展的会外展几乎囊括了城市所有地区,让全城都参与其中,由遍布米兰的各个展馆的不同展览组成,包括了经典家具展、家具配件展、国际灯具双年展、国际办公家具双年展,举办无数大大小小的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全城狂欢盛会。

另一个全球性的会展之都法兰克福,成为贸易展览会城市的历史长达850年之久,而在现代将其工业的科技创新与完整会展的产业体系结合,发展成为德国乃至欧洲交通、金融、会展、科教中心。

法兰克福成为会展中心的第一步是建设完善的会展设施。早在12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批准法兰克福市举办集会的特权,开办了第一个秋季展览会。自1907年起,法兰克福就开始兴建举办大型展览的多功能厅来承担展览及文化活动需求,并于1909年建成,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展馆之一。其他辅助设施如酒店、交通枢纽也陆续建设齐全;第二步则是成立专业的管理团队。1907年伴随多功能厅的兴建,法兰克福市政府和黑森州政府在1982年成立了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负责举办展会。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贸易展览主办方;第三步是将法兰克福的主导产业与展会结合,延伸产业链。法兰克福将其重点产业——化工、机械、汽车、医药和生物等发展成了其代表型会展项目,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及对外交流合作。

2023年会展经济迎来复苏新机遇

会展行业在我国发展了四十余年,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即将成为全球的展览大国。中国会展业作为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会展带动的“会展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宣传的一张名片。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开始认识到举办城市会展的重要性,一些专业展馆也逐步呈现。

由于会展经济对空间、交流、互动的要求较高,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会展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而从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的2023年,会展经济也迎来了复苏的新机遇。2023年1月10日,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成都市博览局等机构共同发起《2023中国会展行业重振倡议宣言》,倡议行业响应国家战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会展活动有序恢复,着力打造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性、市场化的中国品牌展会。在会展业复苏的2023年,成都已准备好完善的会展设施设备、健全的会展政策与行动方案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是多措并举,指导成都国际会展之都发展路径。2022年出台的《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成都要立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会展产业体系,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到2025年,成都市会展业总收入要超过1600亿元,举办重大会展活动数量超过1200个,展出总面积超过1450万平方米。

二是“一城两馆,多馆协同”为成都中长期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承载能力。成都作为中西部首个拥有两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超大型专业场馆的会展城市,自2017年底已开始大力推进国际会展之都的建设。目前成都拥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两个主场馆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东郊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等副场馆,总建筑面积超过280万平方米,使用面积超过75万平方米,落户了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都国际车展等20万平方米以上的生根性展会。据了解,今天开幕的第108届全国糖酒会首次实现成都市两个主要展览场馆面积满用,展览总面积32万平方米,再度刷新全国糖酒会展览规模纪录,也将成为2023年度全球食品和酒类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

三是发布成都会展产业合作机会清单与成都《会展资源》手册。为把握2023年会展产业发展先机,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上,成都发布了2023年成都市会展产业合作机会清单125条,其中涉及场馆运营18条,活动策划举办36条,活动承办27条,合资合作44条。首届成都会展资源展洽会发布了汇聚成都会展业135家资源的《会展资源》手册。

成都通过五大路径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目前,成都会展业对国际国内优质发展要素资源的吸引力、聚集力显著增强。迈上新征程,成都需要通过五大路径提升成都会展业聚集化、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会展业在拉动消费、助推产业、服务民生、扩大开放、营销城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打造会展功能区,构建全域会展功能。促进与会展产业链相关行业的集聚、交流、合作,在功能区内形成以会展产业为引领的产业聚合平台。推动会展载体产业与城市功能区、旅游景区、各个产业园区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组成有成都城市品牌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全域会展活动。

以城市支柱产业为依托,举办相关产业的行业展会。成都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特色产业具有强大的行业号召力,以相关产业或企业为代表,举办公开行业研讨会、展览会,以此吸引行业内顶尖企业、高端人才集聚,同时推动行业发展,以产助会,以会促产。

依托两空港一陆港,积极进行对外交流。结合“一带一路”门户城市“蓉欧+”等对外贸易政策,顺应会展全球化趋势,提升会展产业的国际对外交流、交往、交融功能,加强与国际会展名城名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全球化的推广和营销,提升展会影响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国际性大型机构和企业、资金、人才聚集。

明确产业分工,建立专业的运营模式。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具有明确的分工,为组展商、参展商、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共同推动产业生态圈良性循环。引进专业的会展管理公司进行场馆运营,为组展商、参展商、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展会方案的实施到经营一体化,最终形成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高效管理模式。

制定有效的引导政策,为相关企业提供补贴扶持。政府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关服务,在会展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台激励政策,引导会展市场有序、高效发展,营造一流会展营商环境。

(作者:张裕鹏,戴德梁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张浩然,戴德梁行成都公司策略发展顾问部董事)

--> 2023-04-12 1 1 成都日报 c113242.html 1 城市发展与大型会展如何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