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都区正式印发《成都市新都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5.0方案”),正式开启营商环境5.0建设,从落实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发,重点聚焦精准向上对表、自主创新对标及强化支持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13大项58小项具体改革举措。
今年以来,新都启动了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工作。该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都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为第一评价标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导向,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创新。
聚焦集成创新
对标落实改革重点任务
“尊敬的企业用户您好,这里是新都医保‘视频办’服务窗口,请问您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2023年2月1日14:00,四川科伦医药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卿女士通过“企视通”启动呼叫,几分钟便成功办理部分职工去年底医保补交手续,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属服务。
5.0方案提出,新都将加快落实《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工作要点》《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安排部署,重点围绕便捷准入退出、便利投资建设、升级产业服务、破除市场壁垒、推行新型监管、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政务服务、强化涉企服务、优化法治环境等9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举措。
同时,新都全面升级打造了“12345香城助企热线”、“蓉易见·香城企业茶话会”、“企业管家2.0版”、蓉易办及蓉易享“五位一体”企业服务模式,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快捷办理多项事项,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
目前,新都已接办各类企业诉求471件,已办结449件,办结率超95%,回访率100%;举办政企沟通交流活动7期,为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融资等难题。
实施四大行动
打造宜商新都特色品牌
2023年4月,新都在成都区(市)县率先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在线抽取专家新模式试点,实现“申请、核验、抽取、监督”等全程线上闭环,单个项目平均耗时仅需15分钟。
开年以来,新都区在前期深入调研、多轮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宜商规则对标”“项目促建赋能”“市场主体提能”“政务服务提质”4大攻坚行动23条改革举措。
一是聚焦对标提升,实施宜商规则对标行动。推出规范高效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支持力度、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完善律师调查被执行人财产制度、提高空气质量指数5条举措。
二是聚焦微观畅通,实施项目促建赋能行动。开展推动区域评估应用、提升项目验收效率、提高电力获得感、提高用水便利度、提高用气满意度、提高不见面开标比例6条举措。
三是聚焦亲商暖企,实施市场主体提能行动。依托12345亲清在线,推出聚力提高“执转破”案件数量、便利登记财产、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促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5条举措。
四是聚焦精准贴心,实施政务服务提升行动。持续深化精准为企服务体系、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加强人才服务、积极推动医养结合、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推进“水电气讯”联动办理、推广政务服务“云勘验”等7条举措。
强化支持保障
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据介绍,为确保“5.0方案”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新都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首先,强化统筹协调,持续优化“区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的“1+1+N”工作推进机制,开展“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确保营商环境5.0建设工作组织得力、推进有效。其次,注重细化工作目标、政策举措和落地实施的“颗粒度”, 强化落地性、精准性及实操性。再次,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跟踪评估机制,发挥区级营商环境体验官队伍作用,完善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实效。最后,组织开展区级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评选,多渠道开展营商环境和涉企政策解读,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
下一步,新都将深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创新,持续完善“五位一体”的企业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为市场主体应对挑战、发展壮大注入更多动力,为新都壮大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