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4月14日

破解三大难题 成都创新推出教师共享

首批已吸纳1665名优秀人才入驻

本报制图 江蕊松

“如果可以,你想邀请谁来当你的老师?”

“全红婵”“徐梦瑶”“莫言”“姚期智”……

面对“教师共享”话题,成都娃娃给出自己的答案,而孩子们的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变为现实。

4月13日,由中共成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市文联、市科协主办,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的“汇才共享,赋能兴教”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启动仪式举行。

仪式上,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完成授牌,正式成立。同时现场还为全市首批“共享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他们将构建起成都教育共享人才库。据悉,目前该人才库已吸纳1665名教育行业内外的优秀人才入驻,其中包括在岗教师1107人、退休教师371人,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能工巧匠、行业精英、劳动模范等187人。

主要破解教育人才发展三大难题

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成立全市教师共享中心的初衷。其中,主要是为了破解教育人才发展面临的三大难题。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要破解教育人才的结构性紧缺问题,努力解决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政专业教师、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以及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的短缺和不足;二是要破解优质教育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来有效弥补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名优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三是要破解优秀行业人才参与教育发展路径不畅通的问题,探索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引入行业领军人才、道德模范、职业工匠和企业代表等,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成立专业运营团队 搭建共享资源平台

目前,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设在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已成立了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来搭建教师共享资源平台。初步建立了教育人才的入库、荐用、评价、退出等基本运行机制,为接下来深度开展教师共享做好了充分准备。

据介绍,前期,市教育局与市体育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密切协作,对教师共享的服务对象、主体、目标、保障等反复研究,共同商议共享中心的建设方案和人才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共享教师的主体是行业优秀人才、紧缺学科教师和名优教师。

教师共享中心将采用数字化技术,把学校需求、教育人才信息、教师评价、学校考核、共享经历等因素,用数据信息来进行存储和识别,通过优化运算为学校和教育人才提供智能推荐,提高平台服务的精准度。

建立人才入库机制和退出机制

入驻的共享教师,教师共享中心将如何进行管理?又怎样保证入驻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师德师风规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教师共享中心建立了四项机制:一是严把入口关,建立人才入库机制,针对人才的不同来源,坚持“谁主管、谁把关”的原则,严格审核入驻人才和机构的资质,确保教育人才的可信度;二是优化荐用关,建立供需匹配机制,通过大数据赋能,为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搜索推荐和智能推荐,帮助供需双方实现交互式精准匹配;三是做实评价关,建立双向评价机制,一方面通过学校对人才或机构的评价,形成人才评价星级,为学校选用共享教师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人才或机构对学校的评价,收集学校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区(市)县改进共享教师工作提供依据;四是严格退出关,建立常态退出机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在教师共享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时予以清退。

对于学校来说,要怎样才能将一名共享教师请进校园呢?该负责人介绍道:“这项操作对于供需双方其实非常简单。作为教师共享的需求方,学校只需完成需求发布、人员筛选、用工确认和教师评价即可走完整个流程。作为供应方的共享教师,也只需完成共享意愿、求职申请和学校评价。”

据了解,未来该项目将以政府或学校为主体,通过共享平台常态化遴选教育人才或购买教育资源服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 2023-04-14 赵子君 破解三大难题 成都创新推出教师共享 1 1 成都日报 c113313.html 1 首批已吸纳1665名优秀人才入驻 /enpproperty-->